只聽符飛說道:“如今的世道,和平是殊為不易的,如果兩軍都能讓一步,那對徐州是幸事,對晉軍來講也是好事一樁。”雖然要議和,但是,符飛也把姿態擺出來了。
從局勢上來說,我秦兵確實是佔了下風,但是,該有的排面也一定要講究。
和平是我們雙方的心願,可不只是我秦兵一廂情願。
這件事,對你們晉軍來講也沒有壞處,只有好處。你們可不要得了便宜賣乖。
小看我們!
這種面子上的事情,王謐心裡清楚的很。他這個人有一個特點,因為是個穿越的,事事都很想得開,臉皮厚的很。
對於那些魏晉時期人們愛好的面子,排場,並不是很熱衷。
他追求的,他看重的,只有內裡的實際利益。
只要晉軍能夠有驚無險的透過徐州城,管他什麼面子,什麼裡子,哪有那麼重要?
只有沒有真本事的人,才會被這些小事束縛。
“符將軍所言有理,那麼,我軍可以透過徐州城了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北府大軍浩浩蕩蕩,人數眾多,就這麼放你們過去,老夫實在是放不下心。”
“那符將軍的意思是?”
“可是想定下書面的字據?”
談判的準則,古今同理,口頭上的東西太容易改變了,根本就不能作準。
只有落實到筆頭上的東西,才能有一定的可信性。
即便如此,這種可信性還只是一點點呢,如果對方沒有誠信,毀約是分分鐘的事情。
根本不會受到任何良心上的譴責。
畢竟,多年亂世,早就把仁義禮智信這種美好的品德消磨的差不多了,在晉末這個年代,人與人之間,尤其是不同的勢力之間,講求的只是真實的力量對比。
你打不過我,我就是大王。
我輸了,就要認栽。
什麼退避三舍,什麼窮寇莫追等等優良品質,早就已經蕩然無存。
在晉軍這邊實力較強的前提下,氐秦這邊確實需要一個正經的字據來確保晉軍能夠遵守約定。
在這一點上,秦兵的顧慮是很正常的。
“那沒問題。”
“只要氐秦這邊願意,我軍沒有什麼不同意的理由。”
眼看著就能達成協議,晉軍就可以從徐州城脫身了,卻在這時,王謐發現,符飛仍是盤腿而坐,一點挪動的意思都沒有。
難道,他還有什麼要求?
而符飛,當然是有要求的。
只是如此而已嗎?
就這樣動動嘴皮子,就可以讓數萬晉軍還帶著氐秦的俘虜,順順利利的透過徐州重鎮?
這也太容易了。
而且,晉軍幾乎是毫無付出,根本一點沒虧本。
雖然對於氐秦來說,也是一樣,他們的勢力也沒有被撼動分毫,但是,本著此城是我佔,我就必須得到好處的原則,符飛還不打算立刻就放晉軍離開。
條件,總是要再談一談的。
要不然,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以後,想找這樣的談價碼的機會,都不容易了。
“王侍郎稍安勿躁,老夫是一定會放你們過去的,但是,還有些事,務必要說明白才是。”
還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