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的就是為了阻止王謐返回建康!
謝幼度一死,很顯然,建康城裡的局勢就會大變,而那一直以來對王謐掌控北府不滿的王恭,必定不會放過這樣的好機會。
他是一定要跳起來搞事情的!
王恭這邊最開始的動向,謝安也掌握了,他本來就打算等到王謐一腳踏進建康城的大門就解除他統領北府的職務。
這些事情已經是擺在眼前的,十分緊迫的任務了。
面對王恭的挑釁,謝安當然不會束手就擒。很快他就想到了遠在北方的王謐。
謝玄還有一口氣在的時候,謝安也想著能儘量保持和睦就保持和睦,好不容易奪回了北方重鎮,大軍正是士氣最旺盛的時候,怎麼能在這個時候鬧不和?
表面功夫總是要做一做的。
可惜,很顯然,王恭並不是這樣打算的。
為什麼要給面子呢?
既然謝家虛弱,這不是太原王氏振作的好機會嗎?
在謝玄還有一口氣的時候,王恭就已經蠢蠢欲動,而他的那封詔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起草出來的。
當他把詔書從建康城發出去的時候,謝安已經預感到了大難將要來臨。
可那個時候,他還算是能穩得住。
畢竟,北府兵大功在前,毫無過錯,而王謐作為帶領這支大軍的統領,指揮有方,作戰勇勐,總不能說他有錯吧。
於是,冷靜的謝安還是想再觀望一下時局,看一看王謐的對策,和王恭的下一步安排。
他穩住陣腳,屏住了呼吸,就為了不讓王恭等人看到自己的招數。
而王恭呢,雖然暗中也有不少動作,但是自從發出了詔書,便也消停了不少。
似乎是在等著謝安出招,方才進行到下一步。
兩邊陷入了僵持,謝安沒有動作,王恭呢,除了每天得意洋洋的處理公務,卻也極少和謝安碰面。
反正,在王謐出征的這一段時間,建康朝廷總體上還是平穩的,身為宰輔的王恭,是萬事順心,整個大晉朝廷,最得意的人,莫過於他。
謝安呢?
雖然心中忐忑不安,但是表面上仍然是一副雲澹風輕的模樣,和以往的做派沒有什麼區別。
兩方都在硬撐,卻在這時,一直都在努力堅持的謝玄,終於走到了他人生的盡頭。
再也支撐不住,一命嗚呼。
對於謝安來說,這是一個沉重大打擊,他不得不一改沉著的作風,派出謝襄,提前向王謐傳遞訊息。
其實,可以派出來的人很多,謝家家僕眾多,可以送信的,武功高強的人要多少有多少,數都數不清。
但是,在這個關鍵的時刻,謝安卻只相信謝襄。
實在是這個決定實在是太過兇險,稍有差池,就有可能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最後落得一個滿盤皆輸!
只有謝襄,是他可以完全信賴的,然而,這個孩子年紀太小,根本就沒有武藝,這樣的人,如何能夠穿過幾座北方城池的重重圍困,最後把訊息平安的送到王謐的手裡?
謝安實在是放不下心,只得又找了幾個信得過的侍衛跟隨著他一路北上。
雖然是安排的很周到,但是到了最後,謝襄出城之後,謝安就又後悔了。
這麼安排,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