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情況好的時候,還比兩千匹更多。
因為很多騎兵戰士如果在戰況很有利,且準備充足的情況下,會為自己準備一匹戰馬用來替換。
在大型戰役當中,像是氐秦這樣戰馬資源豐富的豪強,往往還會在隊伍當中佈置一些專門負責牽馬計程車兵。
只要出現戰馬受傷或者是疲勞,就可以立即更換。
這些戰馬可都是大寶貝!
晉軍求之不得,剛剛仗打的激烈的時候,不必別人提醒,士兵們自己也有有所忌諱。
打秦兵而不傷秦馬,不知不覺間就成了晉軍將士的共識,很是有點投鼠忌器的意思。
晉軍士兵們在忙活,晉軍的主將呢?
自然也不會閒著。
符纂能投降,這對於劉裕來講,實在是難以理解的一件事。
既然是走到了將帥這個級別,自然要各方面的素質都比一般計程車兵強得多。
人家士兵還沒有輕言放棄呢,他這個左將軍的,竟然要投降了。
這不是在開玩笑嗎?
再者,氐秦一向以驍勇善戰著名,他們的將領,應該比晉軍更加不畏戰,不怯戰才對。
這與劉裕耳聞之中的秦兵實在是差得太遠了,難道,真的是耳聞不如眼見?
實際上,每個人的認知都是有偏差的。
在劉裕看來,秦兵的表現未免過於糟糕,他們將軍的表現就更是糟糕之中的糟糕。
但是,他並沒有把自己放在秦兵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
當然了,他又不是秦兵,而是氐秦的敵人,他自然沒有必要去考慮他們遇到的難題。
劉裕雖然生於亂世,但是,自從他投軍以來,掌握的就是一支最有戰鬥力的軍隊。
只是他自己還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麼先進。
一直以來,劉裕都打的是順風仗,可以說,在心態上,他是無敵的。看誰都打的贏,從來也不用擔心會被人家翻盤。
可是秦兵呢?
現在的秦兵整個是一支衰落的部隊,都城沒有了,就連領頭人苻堅也不明不白的死了。
這樣的朝廷,還有什麼效命的必要?
於是,雖然晉軍難以理解,但是,秦兵的做法其實是很正常的。
人家晉軍的實力實在是太強大了,他們都不曉得,那些接連不斷在身邊爆炸的火炮,手槍,對敵人產生了多麼大的威懾力。
符纂沒有回答劉裕的問題,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他拉著劉裕退出了戰場。
在這整個操作中間,對符纂行為不解的秦兵們一波接著一波的湧上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晉軍兄弟們也是寸步不離的跟著劉裕。
對抗還是不時出現。
這種場面若是落在王謐眼中,他估計立刻就會登高一呼!
兄弟們!
你們的主將都已經宣佈放棄抵抗了,你們還做這種無畏的犧牲做什麼?
願意投降的我們接收,不願意的也不勉強,放下兵器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