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還請三思而後行啊!”符融憂心忡忡的說道。
不管苻堅想幹什麼,符融都是那一句話,萬事要多考慮再行動,而顯然,苻堅早就已經不想動腦子了。
慕容垂等人的反叛,讓他那好不容易才壓制下來的想法,登時又浮上心間。
他熱血沸騰,決意如此!
“博休,你我兄弟,多年以來一直互為倚仗,若是連你也不贊同我的想法,那我這個大王不當也罷!”
“不當也罷!”
苻堅氣急敗壞,說著就要變臉,符融立刻上前,與權翼一同勸說,這才讓他放棄了不當大王的不切實際的想法。
當然,相比勸說苻堅不要去攻佔晉土,這個目標還是容易達到的多了,畢竟,苻堅可從來沒有真的不想不當大王。
甚至於,他還不滿足於只當這北邊遼闊疆土的大王,他想把氐秦的旗幟,插到大江兩岸。
成為這中土之內,一統四海的真正王者, 唯一的!
到那個時候, 他就可以上封號,正式當皇帝了!
你看, 人家苻堅的志向還是很遠大的,人家不會像土包子慕容氏,還沒有佔領多大的疆土,就急火火的稱帝, 好像過把癮似的。
“陛下, 而今晉土之內,司馬昌明雖不算明君,但亦有馭人之術,而其臣下也為之效命, 且大將南北, 皆視晉為正朔,人心未變,老臣以為, 現在還不是伐晉的好時候。”
還沒等苻堅把他的終極目標說出口,權翼便又把那一串老生常談拉了出來,繼續唸叨。
可惜的是,這一次,苻堅已經不會被他這一套迷惑了。
他早就已經想好了藉口。
“權尚書此言差矣,吾輩雖為異族,但自漢時入主中原,也有百餘年, 早已移風易俗, 況且,自我登極, 凡二十七年, 勸課農桑,開立學校, 揀選人才, 精勤國事, 有目共睹。”
“大凡黎民生口, 所求之物,不過一日三餐, 住有所居而已,這些事情, 我都做到了,城中百姓安居樂業,誰會在意給他們好生活的,是氐還是漢?”
苻堅是什麼意思呢?
通俗點說,就是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這皇帝的寶座,你們漢人可以坐的,我這個氐人也一樣能坐。
我的底氣又是什麼呢?
那就是施行仁政, 苻堅這樣想,絕對不是他誇口, 是他真的就是這樣想的。
當年,他還是玩泥巴的孩童的時候,便要求給自己請師傅, 教習學問,這在以弓馬得天下的氐人貴族當中,絕對是極其少見的。
大學問學多了的一大後遺症就是, 苻堅他真的把那些孔夫子、孟夫子說的道理當了真。
以為只要他也廣施德政,禮賢下士,他也一樣能當皇帝!
這個大秦天王他也做了二十幾年了,自認為在他的治理下,整個大秦還是蒸蒸日上的。
於是,他自然認為他有資格當皇帝。
“可是……可是……”苻堅這樣一說,權翼也一時沒了詞,他總不能說,其實,在廣大中土百姓的心裡,照樣還是漢賊不兩立, 你個氐人, 還想當皇帝,就別做夢了!
他看向符融,向他求救。
符融想了想,便道:“大王, 權尚書所言甚是,再者,今年鎮星在鬥牛,利於吳地,這是天象昭示的,所以,臣弟認為,伐晉確實是必須,但是可以再緩一緩。”
“古來征戰,天象配合也很重要,天象不吉,對戰事也不利。”
思來想去,符融祭出了迷信之法,想著苻堅這個人,還是很相信這一套的。
既然道理說不通,用老天爺嚇唬他一下,或許還行。
卻沒想到,在巨大的成就感面前,老天爺也不好使了,苻堅大手一揮,笑道:“天象不足為懼,昔日武王伐紂也是天象不利,不是依然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