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師傅是普匠作推薦的,我自然知道他是手藝最好的。”
就在幾人說笑的間隙,王謐看到魏寧兒正在把生鐵反覆捶打成為熟鐵,之後趁著鐵料還柔軟,便交給了學徒們。
接下來的這一步,操作比較簡單,魏寧兒不打算親自動手了,交給徒弟們完全沒有問題。
王謐來到鍛造臺前,看著學徒們手腳麻利的將柔韌成熟的鐵料,抻拉成為更加柔韌的鐵條。
到了這裡還距離鍛造出合格的鋼板來有十萬八千里的距離,王謐認真的看著,其間也不時提一些問題。
比如從生鐵到熟鐵,大約需要反覆打製多少回啦,這些鐵料都是從何處開採而來諸如此類。
“沒想到,王侍郎還真的是內行,居然還知道鐵料不同,鍛造出的鋼板便不同的道理。”
“我確實是知道一些,不過呢,具體的分別,也說不太好,不過,將作坊這裡的鐵料,應該是最上乘的,這一點卻是不用懷疑。”
到底是皇宮裡,就算司馬家說了不算,但是地位還是在的,金銀那種貴重的金屬暫且不說,銅鐵一級的金屬,還是可以供應上最好的一等。
魏寧兒從高爐上下來,笑道:“這些鐵料都是從建康周邊的石頭城那裡採來的,確實是品質上乘。”
石頭城,那裡確實盛產礦產。
“我記得,石頭城裡原本是銅料比較豐富吧,難道,最近又發現了鐵料了?”
這位王侍郎,端的不是個一般人,王謐寥寥數語,就把幾位學徒連帶著他們的師傅老魏全都給震驚了。
“王侍郎果然是博聞廣記,小的們真是服了!”
“魏師傅,不必一味的吹捧我,我也不過是知道些道聽途說的訊息而已,具體的情況也並不清楚。”
“只是,石頭城距離建康很近,如果那裡就有質量上乘的鐵料的話,對我們之後要做的事情,可是大有裨益的。”
魏寧兒把高爐的火再次升起來,灌鋼法的要點就是熟鐵和生鐵的結合,一定要掌握火候,時辰也是一點不能錯。
這一步,徒弟們已經可以做的很好,但是,現在有王謐這個大官在此,就必須他親自上手操作了。
“王侍郎說的沒錯,自從石頭城裡也發現了鐵礦,將作坊這邊的差事是好做多了。”
魏寧兒是打鐵的行家,進宮之前,他就在建康城常年操持這項差事,已經十年有餘,現在進宮也有七八年了,對這一行的諸多行情,知之甚多。
王謐說的沒錯,新進的這一批鐵料確實質量上乘,都是從石頭城新挖掘出來的。
含鐵量更多,鍛造起來也容易,這一點,從反覆捶打的次數,和成品的樣式上就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學徒們把盤好的熟鐵條放到一邊,之後又把沒有經過反覆鍛造的生鐵料放到了熟鐵條的圈圈裡。
到了這一步,可以說,距離鋼材的出現是又近了一步。
接下來,這些生熟混搭的鐵料要再次進入鍛造的高爐,而這個時候,原本露天敞開的高爐,就需要封口了。
封口這一步也至關重要,如果密閉不完全,別說是鋼材了,就連質量上乘的熟鐵都不能得到,白白浪費了一爐鐵料而已。
這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為什麼在古代一個手藝成熟的工匠人人爭搶?
就是因為只有技術熟練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減少原料的損失,而這一點,對於原料匱乏,交通不利的古代各個朝廷,實在是太重要了!
“魏師傅,封口需要什麼樣的泥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