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還撈到了一百金呢!
官位還升了一級,可他王稚遠呢?
在竟陵,他身當矢石,冒了巨大的風險,同樣斬殺了數名氐秦士兵。
最後呢?
他還是一個功勞都沒有撈到,不但是官位停滯不前,甚至連一個朝廷給的褒獎都沒有得到。
若是一般人,恐怕早就對這樣的情況心灰意冷,這擺明了是幾大世家聯合起來欺壓他一個戰場新人。
這樣的窩囊氣,是可忍孰不可忍!
況且,大晉朝廷就是由幾大世家聯合把持的,一旦他們不承認你的功勞,你就是累吐了血,也照樣沒人重視。
可王謐註定不是一般人,在竟陵,他就立下了赫赫戰功,卻根本沒能在朝廷上掀起波浪。
別人不曉得是怎麼回事,但是,謝安、謝玄這一對叔侄卻是明明白白的。
因為謝玄根本就沒有在竟陵的相關戰報中提到王謐的功勞!
在司馬曜的眼裡,在他的好朋友王恭的眼裡,王謐不過是一個自作主張不願按期返回朝廷的觀察者。
他或許也會披上甲冑,到戰場上溜達一圈,但是朝廷上的人,還沒有一個知曉他在竟陵城的浴血奮戰。
既然沒有人知曉,也就不會有相應的封賞。
這一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謝安還想故技重施,再次把王謐的功勞隱於案下。
但是,很可惜的是,他已經沒有機會了。
敵軍首席大將死了,是誰斬殺的?
正是初登戰場的王謐!
這件事你總不能不彙報吧!
再說,就算謝氏叔侄刻意隱瞞,卻也瞞不住。
人家王謐就要回到建康了,你們不說,人家沒有長嘴巴嗎?
不會自己向司馬曜彙報嗎?
別忘了,王謐也同樣是司馬曜眼前的紅人,雖然交情不見得多麼深厚,但是,王謐的話,司馬曜還是聽的進去的。
一旦長久隱瞞的事情被王謐親自揭開,謝氏叔侄可就難做人了!
還有何臉面在朝廷上排除異己,執掌朝政?
這個王謐也很是可惡,在竟陵他就已經出夠了風頭,到了襄陽,他居然還不消停。
這一回,謝玄也是思慮再三,在知道王謐的功勞隱瞞不得之後,才把他放到了功勳人員之列。
而且,為了亡羊補牢,證明自己的胸懷還是很寬廣的,謝玄還特意把王謐的大名放在了第一列。
這也是他應得的。
嚴格說來,襄陽戰場上,劉裕的功勞如果能算第一的話,王謐的也只能是屈居其後而已。
其他人是無法與他二人相提並論的。
幾人探討再三,終於還是達成了一致意見。王謐嘛,官位?他已經夠高的了。
錢財?
放眼大晉,整個江左還有比琅琊王氏更有錢的家族嗎?
同樣的一百金,送到劉裕的手中,他會感恩戴德,恭頌聖上英明。可是送到王謐手裡,人家根本就看不上,還會認為朝廷對他的賞賜是一種嘲諷。
給這麼一點錢算什麼?
還不如劃給我一塊好田地呢!
商量來,商量去,最後也就只有劉裕是真正被論功行賞了,他的功勞與他應得的封賞,算得上是匹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