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必是王秘書斬殺無疑了。”
“什麼?”
“稚遠,這是你做的?”劉裕牛眼瞪得比牛還大,王謐滿意的點點頭,這個何邁,到底也還是有他的好處的。
看看,就是有眼力。
“不才,正是在下。”
“寄奴,你看看,殺掉符睿,我該得一個什麼樣的功勞?”
沒有人給王秘書論功行賞,他自己倒是已經開始準備領賞,王謐灼灼的目光就在眼前,劉裕尷尬的要命。
“稚遠,先不說領賞的事,這件事若是讓謝將軍知曉,恐怕我們這京口幫的名聲可就更差了。”
京口幫?
王謐很惆悵,沒想到啊,寄奴居然也想到這一層了。
明明是一件大喜事,但在波雲詭譎,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的晉朝,卻很有可能轉變為一件壞事。
目前在朝廷上一家獨大的陳郡謝氏,必定不願意看到琅琊王謐獲得軍功。
從上次竟陵一戰,謝玄的態度就已經很明確了。
改進了兵器,大幅提高北府作戰能力的王謐,居然一個軍功都沒能拿到手。
反倒是劉裕等白身投入軍營的低階軍官獲得了擢升。
可以看出,在你的官位並不顯達的時候,謝家的態度還是相當寬容的,他們願意發掘人才,也願意重用人才,並且給他們相應的報答。
劉裕的雲麾將軍便是此類。
但是輪到王謐這樣的世家子弟,本就在朝堂上行走的大臣,謝家的態度就很微妙了。
抑而不表,便是謝家的方針。
讓王謐的功勞無法上達天聽,更沒有辦法獲得應有的功勞,卻也並不會刻意打壓,這就是謝玄的選擇。
應該說,這樣的選擇相當高明。
從朝廷的角度來看,大晉的皇帝司馬睿是樂於看到世家互鬥他好從中漁利的。
對於謝家對王謐的抑制,根本就是裝聾作啞,當做沒發生。再者,大晉的事情世家說了算,他司馬家的人說了也不太管用。
於是,像是論及軍功這樣的小事,說不定竟陵之戰都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那司馬睿的耳中還未聞其事哩。
這種抑制,完全在各大家族的接受範圍之內,根本就算不得是特別上不得檯面的做法。
琅琊王氏呢?
這些年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別說是根本不可能與謝家抗衡,就連在朝堂上維持幾個實權的位置都很難做到。
謝家也還沒有欺負到王家的頭上,王家也只能選擇隱忍。
而現在,對於王謐來講,更大的危機正在顯現,遠比被抑制的軍功要兇險的多。
拉幫結派!
琅琊王氏正在北府軍中搞自己的小團體!
這個團體之中,能征善戰的武將有之,足智多謀的智囊有之,再加上一個有野心,有頭腦的統領,儼然已經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極有實力的集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