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慈恩寺,白若除了照顧大愛道,在大愛道好奇前世時,白若偶爾也會提及一些。晚上的時候,寺廟的常住僧人也會偶爾過來與大愛道一起交流一些藏傳佛教的一些佛法,以及佛教與科學關係的內容。
很快五天就過去了,大愛道他們的傷勢只待靜養即可,一行三人就各各禮拜供奉了寺廟裡常住師父,前往五臺山朝聖去了,下午兩點從西安出發,五點不到就到達臺懷鎮。
五臺山並非一座山,而是由五座山峰(東臺望海峰、南臺錦繡峰、西臺掛月峰、中臺翠巖峰、北臺葉鬥峰)環抱整片區域,五臺臺頂無林木而平坦寬闊,猶如壘土之臺,故而得名五臺山。
據說以前五臺山地區酷暑難熬,文殊菩薩為解老百姓之苦便從東海龍王借來清涼石,從此五臺山就變得涼爽宜人,風調雨順,成為避暑勝地了,所以也叫做清涼山。但這清涼石原本是龍王五子播雲布雨回來驅暑歇涼用的,當他們發現文殊菩薩把清涼石帶到五臺山後,便尾隨而至把五座陡峭如劍的山峰削成五座平臺,要討回清涼石,但文殊菩薩法力無邊,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龍,並讓他們分別住在五座臺頂。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了五臺,以及離海如此之遠卻有龍王廟的原因。
朝臺是指五臺山朝山拜佛,有大小朝臺之分,所謂大朝臺,是遍禮全山佛寺,並親臨東臺、西臺、南臺、北臺和中臺五大高峰供佛和祈禱;小朝臺,則僅在臺懷鎮附近各寺巡禮,並登臨作為呈現台山五大高峰象徵的黛螺頂。
白若不是一個佛教徒,但她深知輪迴因果深信禮敬諸佛菩薩的功德,而大愛道在中國所經歷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對文殊菩薩心生敬仰,因此他們一致選擇了五峰大朝臺,並按佛教順時針繞山方向東南西中北的次序,大圓滿朝臺。而沒有按遊客習慣的東北中西南的逆時針自然觀光順序朝臺。
凱恩不需要朝拜,只有他行動便利,所以準備工作都由他來完成,水、食物、藥品是必須的,衝鋒衣、速幹褲、登山鞋、雨衣、護膝、墨鏡、帽子、手電筒等防護措施也一應俱全,白若愛美,凱恩還特意為她準備了防曬用品。
次日早上五點從住處出發,到鴻門巖後開始徒步,大愛道與白若都不是佛教徒,行動不便,也不想太招惹耳目,所以沒有選擇三步一叩的方式朝拜,而是簡單的選擇了帶傷徒步,但即使是這樣,如果沒有凱恩幫著背一大包東西,而讓他倆傷員揹著,估計即使只是徒步完成大朝臺也夠嗆。
同樣的場景,不同的人,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三個人,白若是神仙神識,眼前的是淨土,看到的都是菩薩;大愛道是肉眼凡胎,眼前的是風景,看到的都是虔誠的遊客;凱恩是智慧機器人,眼前的都是山路,看到的是行走的人們。
一個左臂打著石膏用吊帶在脖子上掛著,一個右腿石膏雙手拄著柺杖,只有一個是正常的,背了個大旅行袋,左右手都擰著東西,三人一路徒步朝山,確實很吸引眼球。
還沒走到東臺望海峰,就有個青年男遊客上來搭訕。
“哦,你們兩個真是不錯啊,帶著傷就來朝山了,得虧這個大個子給你們拿這麼多東西,他可幫你們不少忙啊。”
“他叫凱恩,是個智慧機器人,他確實幫我們很大忙,之前還救過我兩次,確實挺感謝他的。”大愛道向凱恩投以感激的眼神。
“不用謝我,這是我使命。”凱恩立即回覆,經過六年的自學習,凱恩智慧化人性化很多。
“嗯,真不錯,你有一個好幫手。漢語說的很好啊,我叫大波,很高興認識你們,你們從哪裡來啊?”大波雙手合十表示了見面禮。
大愛道單掌白若雙手合十回禮,大愛道反倒被這麼個簡單問題問的有點不知道怎麼應付了,白若從西安來,他和凱恩是從倫敦來,還是從甘孜來,還是從西安來呢?
“很高興認識你,我叫大愛道,她是我朋友白若,我們從外面來的。”大愛道還挺機智的,這樣說一點毛病沒有。
大波對這個從“外面”來的回答反倒還比較滿意。
“那你們到哪裡去?”
又是個簡單的問題,但同樣不好回答,一行三人來朝山,主要還是為了找文殊菩薩,但文殊菩薩在哪裡?大愛道並不知道,所以,他並不知道要到哪裡去。但看大波手上拿著一串古色古香的佛珠,應該是個佛教徒,所以就只答復了此行的目的,而不是目的地。
“我們來大朝臺,希望碰到文殊菩薩。”
顯然大波對這個回答有些意外
“求福保平安吧?五爺廟很靈的。”畢竟現在的佛教徒也罷,信徒也罷,更多的是在求福保平安,真正對佛教信仰的不多。
“哦,謝謝提醒!”是個人都看的出來,這個答覆其實是在否定求福保平安之說,但大愛道又不想解釋其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