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就能放啊,這院子不夠大嗎?”
“咱們院子能放,但是巷子口進不來啊?”
張伯指了指後院,“那後門臨著一條寬街,馬車可以從那裡過來,就是……”
“張伯,您別有顧慮,有什麼事呀,您就直說啊。”
“是啊,張伯,咱們以後相處還長著呢,有啥事,你都跟我們說啊。”
張伯猶豫了一下,“那後院的門拆了,馬車就能進來了,可是一旦拆了,我這該走那邊呢?”
“原來是這樣啊,張伯,您還可以走前門啊。”
“前門太影響你們啊!”
“沒事沒事啊,張伯,正好,我們商量個事,我們幾個大老爺們也不會做飯,能不能麻煩大娘幫著做個飯,我買菜,以後咱們就一塊吃。”
張伯一愣,“做飯,可以可以,但是不用一塊吃啊,就是柴火這塊兒……”
張伯不敢大包大攬,他實在是隻能維持溫飽,畢竟年紀大了,沒人用自己做活了,房子的租金收的又不多。
清瑤跟李老漢使了個眼色。
李老漢跟張伯年紀最接近,連忙上前握住了張伯的手。
“老哥哥,您可別拒絕,柴火我們幾個大老爺們吃飯,自然要負責了,你們也別另起爐灶,您說僱傭個庖人還要多少銀子呢,這銀錢給了別人,還不如麻煩大姐呢。”
李老漢說完,清瑤也接著說。
“張伯,我是小輩,麻煩您幫我們做活,我們管點飯也是應該的,再說,你們能吃多少,還不厚夠我們一半的分量呢。”
盧大娘似乎是有些意動,便拉了拉張老頭。
張伯便改口道,“那就麻煩了,走,我帶你們熟悉下後門的路怎麼走。”
清瑤跟邵從文留下了,鐵蛋和李老漢跟著張伯去趕馬車。
兩人進屋的時候,就發現屋子已經收拾的很乾淨了,一點灰塵都沒有,就是習慣了住帶玻璃的房子,冷不丁地回到了個紙糊窗戶的房子,屋裡的光線有些暗。
邵從文去安置東西,清瑤就去找盧大娘聊天。
“大娘,咱們要是出去買菜買柴要在什麼地方啊?”
盧大娘剛解決了吃飯的問題,對清瑤的印象正好著呢,聞言也熱情地回道。
“買菜從後門出去,往左邊直著走,出去就能看見集市了,不過,你需早起才行,晚了,到了下午,那攤子就收啦,買柴會有賣柴的小販擔著在巷子裡叫賣,你可找他預定,第二日便送來了。”
盧大娘指了指柴火的方向,“這裡還有一些,夠個三五日的,你先用著。”
清瑤答應了一聲,還是請盧大娘幫著留意小販,他們五個人加上盧大娘,一頓飯估計就要一小捆柴火了,關鍵是,他們不可能吃一些簡單的飯,還需要燉肉什麼的,需要的柴火就更多了。
打聽完這個,清瑤又問起書院的事……
“大娘,我聽說文昌書院的先生都十分有名氣,您知道都有誰嗎?”
清瑤還真的問對人了,盧大娘指著一個方向。
“哎呀,小公子啊,咱們的鄰居,有一人便是文昌書院的教書先生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