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太學生愕然道:“你們這裡,究竟是賣什麼物品?”
“先生,小店名為福紙樓,賣的自然是福紙。”
“福紙?”
太學生更加奇怪,連忙又開口詢問。
“請先生隨我來。”
那女婢恭敬的引領眾太學生,走到一個書架跟前,只見上面擺放著各式各樣,大小不一的紙張。
有常見的左伯紙,麻紙和桑皮紙,還有很多太學生們,未曾見過的紙張。
“這是·……·……”
“此我家主人專門設計,製作出來的新紙。
又因家主人之名,而得福紙二字。先生請看,這是家主人採用孟門桑皮紙的原始工藝,經過改良之後而成的桑皮福紙。紙質堅韌,且具有保溫性,可長期存放,用於契約文書,最為合適。
孟門桑皮,每一百斤可分為四百刀,每刀二十五張。
而家主人的桑皮福紙,每一百斤可以分為八百刀,每刀五十張。也就是說,同等重量的桑皮紙,我們可以多出四倍的份量,但紙質更好。同時在價格上,比孟門桑皮,要便宜五倍。”
孟門桑皮紙,起源於秦漢時期。
在東漢末年,與麻紙和左伯紙齊名,主要集中於幷州離石地區。
由於其工藝複雜,而且製作費用昂貴,很少為人所用。在市面上,一道孟門桑皮,價值五貫,堪稱昂貴至極。許多人只聞孟門桑皮之名,而不得其用,就是因為這昂貴价格令人望而卻步。
東漢初,孟門桑皮一度成為供品,尤勝左伯紙。
左伯紙每刀一百張,價值八貫。可孟門桑皮的價格,比左伯紙高出兩倍有命·……
太學生們初聞是賣紙,都有些喪氣。你說你販賣紙張就販賣,搞出這麼多的動靜又是何意?
可聽罷那8號女侍極為專業的講解,不由得興趣大增。
要知道,自蔡倫造紙後,紙張的成本雖然較原來有所降低,可依然不是普通人能夠購買。
一名太學生從女侍手中接過一張桑皮福紙,頓覺手感不同。
“好紙!”
他輕聲讚了一句。
想來,此人家中富裕,所以毫不猶豫便定下了十刀桑皮福紙。
“姑娘,你們這裡還有其他的介紹嗎?這種桑皮福紙,與文書契約倒是合適,和我等學子,用這種紙·……·……”
另一個學子,忍不住開口問道。
卻見女侍笑靨如花,連連點頭:“先生們,請隨我來。”
這福紙樓內的紙張種類繁多,看得人眼花繚亂。若沒有人一旁解說,走進來足以讓人頭昏腦脹。
按照女侍的講解,福紙樓內,共分有契約文書,書畫,記賬等十個大類。
每個大類,又分有無數個小類別。比如這箋紙,就有十數個類別。可以根據不同的物件,使用不同的紙張。比如,對那種社會地位不高的人,可以用染黃麻紙,與平輩兒,可以用冷光箋,對地位較高的人,又有宣紙可用。對女子,有彩箋,對男子,有素箋·……等等,種類五花八門,只聽得一種太學生,頭暈腦脹。在女女婢溫婉而悅耳的解說聲中,不少太學生鬼使神差般,定下了各種紙張。從幾十錢到幾貫乃至幾十貫一刀的紙張,堆積了一摞。
到結賬時,太學生們看著這許多的紙張,不由得瞪目結舌。
“這麼多,我怎麼拿回去?”
“先生們不用擔心,小店沒有送貨上門的服務,店內配有車仗,可以幫助先生們送貨到家。”
“那,可要額外費用?”
女侍微笑,“不用,這是小店的本份。”
當一干太學生,滿意離去時,另一批客人,走進樓內。
從那服侍上可以看出,這些客人的身份不同於那些太學生。於是立刻有女侍走上前去,“幾位大人氣度非凡,一看就知道不比常人小店裡有各種紙張供大人們選擇……”,號女侍為您服務。”
幾位客人一怔,旋即露出了讚賞之色·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