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也正是這麼一個調換,卻使得西北頓時平靜下來。
賈詡在西北的威望,絕對沒有曹朋的高。哪怕他就是涼州人士,可也比不得曹朋殺出來的威風。而且,面對複雜紛亂的局勢,賈詡也不適合前往涼州。于軍事上他可以出謀劃策,卻統帥不得那些驕兵悍將。
說到底,賈詡是謀士。
而曹朋卻是實打實,打出來的威望。
所以坐鎮長安,賈詡最為合適:而征戰涼州,無疑曹朋才是最佳人選。
建安十四年六月,涼州酷熱。
而幷州戰事,卻又生了變化。鄧稷在佔領了上黨郡之後,按兵不動。
李典則兵進長城下,做出隨時出征的態勢。
在高幹和劉貓集結兵馬,準備抵禦曹軍進擊之勢,曹操一道詔令,命曹彰為使匈奴中郎將,率部出擊。曹彰旋即集結兵馬,更從樓煩徵召兩萬烏丸突騎,自雁門郡殺入雲中劉貓很明顯沒有想到,曹操竟然用一個只有十九歲的少年為主將。他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了鄧稷羊衙李典三人身上,那料到曹彰居然會是主力?猝不及防之下,劉豹倉促應戰。
匈奴三萬大軍,集結於河水西岸。
當曹軍抵達的時候,劉豹下令焚燬舟船,試圖憑藉河水,阻攔曹軍進攻。
哪知道曹彰早有準備。
兵臨河水東岸,曹彰連夜動攻擊。
三萬張早已準備好的羊皮筏子,載著曹軍強行渡河。
時值夏季,河水顯得並不是很湍急。饒是如此,曹軍死傷數千人,損失慘重。然則,如此慘痛損失的結果,卻是曹軍強渡黃河,攻克了沙南。
旋即,曹朋命牛剛和典存兩人駐守沙南,並用五天時間,指揮兵馬透過河水。
待劉豹覺察為時已晚。
他立刻調派兵馬想要復奪沙南。
一場血戰,隨之展開沙南之戰,也是整個幷州之戰中最為慘烈的一仗。匈奴兵瘋狂攻擊,而牛剛和典存則沉著應戰,抵住了匈奴大軍。
五日後,烏丸突騎渡河成功,在曹彰的指揮下,從兩翼出擊。
匈奴三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劉豹落荒而走逃回美稷,重新集結兵馬。
可是,沙南失守,也使得南匈奴引以為天塹的黃河天險,不復存在。
曹軍源源不斷,自沙南進入南匈奴。
與此同時,上黨鄧稷再次動手依舊是黃忠為先鋒,越長城攻佔白土縣直逼平定。
平定,距離谷羅城,不過八十里路程。
而夏侯蘭則率部攻克朔方大城塞,在河套地區開啟了一個巨大的缺口。
去卑率領南匈奴自大城進駐河套令劉貓三面受敵。
高幹sī下里派人,與曹操請降。卻不想走漏了風聲,使得劉豹率部偷襲。雙方在谷羅城生內訌,高幹被匈奴兵亂刃分屍,慘死於谷羅城內。
當曹操聽聞高幹死訊,不由得仰天長晃“本初從此血脈斷絕!”
旋即,曹操下令,妾路大軍齊進務必在八月前,結束幷州之戰。
而這個時候幷州的抵抗,幾乎dàng然無存。南匈奴本身陷入了一片混亂,劉貓在火併高幹的時候,也身受重傷。面對曹軍的攻擊,還有去卑的步步緊逼。劉豹無奈之下,只好做出了與高幹相同的選擇,求降!
這在以前,是南匈奴生存的不二法寶。
打輸了就請降,打贏了就攻城掠地。反正這朔方,始終是南匈奴的地盤。
只是這一次,劉的打錯了主意。
曹操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態。
在給曹彰鄧稷李典的書信裡,他用了“失我焉支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fù女無顏sè,這句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