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程終究沒有吃薑曉藝剝好的橘子,而老師也沒有因為姜曉藝吃橘子的事情再處罰她,只不過第二天一早,班主任便把姜曉藝調到了前面,不再讓她和陳程坐同桌了。
當然,透過這件事兒,班裡許多明眼人也都看出來陳程和姜曉藝、馮雨晴之間的“狗血三角關係”了。
對此男生的態度是很一致的羨慕,而女生則是不停地八卦。
不過陳程、馮雨晴和姜曉藝三位當事人看上去倒是很平靜,就像是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更神奇的是,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這三個人的學習態度都更加刻苦了:不得不說,陳程確實有兩把刷子。
日子就這樣不緊不慢地過著,時間也在許多人的期待和不安中終於來到了6月6日:高考前一天。
高考考點分配,陳程和馮雨晴在同一個考點的不同考場,而姜曉藝則在另一個考點,並且她所在的那個考點離學校也比較遠。
因此6月6日當天,姜曉藝的媽媽便開車來學校把姜曉藝給接走了,而姜曉藝在收拾東西離開前,也沒有和陳程再多說什麼,就只是盯著他的眼睛鄭重道,“陳程,你一定要考進‘全縣前三’啊!我相信你肯定能考進‘全縣前三’的!”
相應的陳程也對姜曉藝進行了一番鼓勵,而且這一世在他的輔導下,姜曉藝的文化課成績確實提高了不少,因此他相信姜曉藝這一世大機率能進一個比前世更好的藝校。
……
6月7日早上,陳程罕見地和馮雨晴面對面坐在一起吃了早飯,吃完早飯後他們就要一起乘坐同一輛車前往同一個考點。
只不過兩個人的心理狀態卻不盡相同:
陳程明確知道高考結束後,自己面臨的將是怎樣的人生狀態,並且他已經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說實話,這一百天當高三生的日子,陳程並不好過,因為這期間是對一個人智商的極度“壓榨”和毅力的極度考驗。
好在陳程撐了過來,並在某種程度上完成了“蛻變”:從今以後,我大機率擁有了終身學習的意識,也具備了主動吃苦的精神。
當然,在以後的“資本遊戲”中,自己應該也能拿到入場券,擁有“學歷光環”的加持。
至於馮雨晴呢……
“雨晴,你這樣努力學習是為了什麼?”陳程看著馮雨晴主動問道。
“為了將來能有一個好的生活吧。”
馮雨晴吃著飯小聲答,不過隨後又添了一句道,“也不求太好,只要能比現在強一些就行了。”
客觀來說,目前高考確實是社會下層躍升到中層的唯一公平途徑了,而以馮雨晴的成績,肯定能保證她的下限不會太低,於是陳程便衝馮雨晴笑著點了點頭道,“沒問題的,我掐指一算,你這次大機率能考個咱們縣的文科狀元。”
“哪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