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裡段小明坐在一張黑色沙發裡,抬頭看著鏡頭,態度誠懇。
陳陶安沒去過一樓更衣室,他不認識這張沙發。
“我,段小明,因衝動打了同事武波及周彬兩人,不光造成兩人受傷,還給兩人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傷害,現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為懇求原諒,願意主動賠償武波、周彬每人一萬元,嗯,本影片完全自願拍攝。”
影片播放完畢,段小明看著陳陶安,他等著經理開口問自己。
陳陶安沒有立馬開口,他在思考,同時也在等段小明主動開口。
陳陶安不開口,段小明便也不開口。
這是他多年跟老爸鬥爭總結下來的經驗。
誰先開口,誰落下風。
心理戰很重要。
陳陶安等了一會,不見段小明開口,於是先發問:“你拍這個是什麼情況?”
“這不是我自己拍的。”
段小明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
好的演員都善於偽裝。
如果狗哥在現場,就會懷疑他,然後想辦法揭穿他的小把戲。
但陳陶安不一樣,他是一個相對於狗哥要更嚴肅一些的領導。
當然,他跟狗哥一樣都是聰明人。
只是兩個人風格不一樣。
但聰明人的邏輯性都很強。
陳陶安按照邏輯分析,然後開口:“是武波還是周彬拍的?”
“武波喊周彬拍的。”
段小明說的是實話,這影片確實是武波喊周彬拍的。
他說話的時候,陳陶安觀察著他的表情。
可他的“演技”那不是蓋的。
說話時面露羞怒,說完又表現得欲言又止最終隱忍不語,活脫脫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樣子。
細節把控特別到位。
影帝級別的演技。
以多年職場經驗來看,陳陶安初步認為這是一起“老員工爭奪業績後發覺新員工舉報職場霸凌”的案件。
新員工現在來尋求領導主持公道。
只是他覺得這其中有些蹊蹺,但一時半會又說不上來。
陳陶安把桌下那隻手也放到了桌面上來。
他十指交叉,兩臂舉起,立在自己面前。
“具體情況你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