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指導,運動員們的情況看起來都還不錯,小朱今天的三場比賽算是下來了。就是不知道明天……”
8月18日下午,鳥巢體育場。
看臺上,看完了男子200米比賽複賽第一小組比賽的華夏隊教練袁國華,不無擔心。
時間已經是晚上20點10分,男子200米比賽複賽第一小組的比賽已經結束。
200米複賽共有4組32名選手參加,每組前三加其後四個最好成績共16人晉級下一輪。上午的預賽華夏三名選手順利晉級。複賽分組下來,分別在第一第二和第四組。
20點05分率先開始的複賽第一組登場的朱昆在面對牙買加飛人博爾特,美國前200米王者肖恩·克勞福德,聖基茨選手金·柯林斯等名將時,毫無怯場。
在前100多米被對手甩下不少距離的情況下,始終保持了自身節奏,按照最經濟節約的效率,以我為主的跑完了整個200米。最終僅次於博爾特和克勞福德,以20秒42的成績拿下了小組第三。
在賽前,一天三場比賽的朱昆無疑是整個代表團最為擔心的運動員。他的成功晉級也讓所有在看臺上觀看比賽的華夏代表團人員都不由舒了口氣。只是,只要一想到明天間隔只有不到兩個小時的兩場半決賽,他們就不由的心裡就有些陰霾。
像這樣兩場比賽,還都是相對比較重要的比賽軋在一起的情況。在以前華夏的運動員們身上幾乎就沒有發生過。
論起兼項軋賽,其實在頂級運動員身上並不稀奇,兼百米二百米,或者兼200米、400米,其實都不稀奇。就是在同一屆比賽中同時拿下高名次甚至是獎牌的也不乏其人。
華夏當前這一批運動員之所有之前很少有這樣的兼項情況,也只是因為他們從全面接受新訓練理念後,全力突破自身和專項技術的時間太短了。
但這肯定不是常例,按著年輕運動員們從小打基礎逐步成長的情況發展。以後新一批運動員的兼項肯定會越來越平常。
這一次安排朱昆的200米和400米兼項進奧運會,實力達到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考慮到讓年輕的運動員們多感受下兼項軋賽的比賽節奏控制。
“應該沒事,對於年輕運動員來說,他們現在還沒有成績壓力。有時間讓他們穩步適應成長。明年開始,嗯,應該是今年下半年開始,小趙也會正式兼項跑200米了。還有張蒙和梁宏他們,未來差不多都是這樣……”
林幕不在意的擺擺手,說到底,還是現在華夏短跑已經有底蘊去全面發展了。一名或者兩名頂級運動員帶動一批優秀運動員。在競爭和激勵間求成長進一步的去加強底蘊。
朱昆也只是第一個,林幕在賽前就考慮過,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他甚至都不會動用百科來給運動員恢復體力。要實實在在的讓他感受一回。
“這比賽賽程安排還是有些問題!”
袁國華搖了搖頭,接著道。
“還好吧,這樣的情況在以前也屬於正常。而且,能有這樣的間歇安排,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
聽的出袁國華話裡的未盡之意,林幕也只是笑了笑。
第一次奧委會的賽程指導意見下來,安排意向是200米半決賽和400米半決賽同一天連著比。這樣的賽程安排以前非常少見,主要是以前同時兼200和400的運動員不少。最頂尖的那一批在同一屆比賽包攬兩金的都有,比如被稱為短跑之王的邁克爾·約翰遜。
因為200米和400米的彎道、直道,節奏控制相似之處確實不少。但當前的國際選手形式已經變化不小,因為技術和體質上的不斷進步,頂尖短跑運動員們,更多的把200米的起速、加速向百米的方向在靠攏。
當前在國際上兼項200米和400米的運動員現在真不多,優秀的更是寥寥。因此,在意向出來以後各國的反應並不大。可這樣的賽程對於朱昆來說,可不太友好。
作為華夏200米和400米專案上的第二號人物,朱昆有這樣的麻煩,田徑隊自然要向中心和總局溝通。總局和燕京奧組委溝通後向國際奧委會提出了意見。
幾番周折下來,最後把200米比賽半決賽提前了一個小時。
說實話,這樣的結果還是不算滿意。但沒辦法,就影響力而言,不論是華夏奧委會還是選手個人都要稍差了些。能有這樣的提前一小時,已經算是東道主燕京奧組委極力緩和的結果了。
這樣的情況,自然讓中心和隊裡不少人心裡產生了些不舒服的心理。畢竟曾經有過為運動員特意更改比賽時間方便發揮的先例在。
有些事情林幕也不想過多去考慮,攤開了說的話,事實就是距離太高,層次太遠。華夏作為新興短跑強國之一的底蘊才有,還稍有不足。但他相信,從這一次奧運會結束後,華夏將會完全不同。
“唉!”
袁國華沒有再去糾結這個問題。事實已經如此,也幸好,在隊裡的計劃意向裡,朱昆也不是奪牌種子,目前他也沒有那麼大的聲望讓國人寄予太高希望。至少還有足夠的容錯率。運動員的壓力相對來小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