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永遠是迴圈往復的。
只要不斷有外神降臨,看似強大的‘人類先民’終究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走到頂峰後必然會被其他外神所取代。
但是如果他們封堵了外神進入這顆星球的通道,開始在封閉環境下進行“大肅清”。
無處可逃的蜥蜴人必然會迎來滅亡的一天。
2億年中,他們如同老鼠般混跡在一輪又一輪統治星球的文明之中。
論戰力,被當做寵物創造出的蜥蜴人空有護甲,戰力並不強大。
論智力, 和統御文明的真神相比,蜥蜴人的大腦也遠稱不上的優秀。
他們唯一的特長,僅僅在於悠久到近乎無限的壽命。
他們對這顆星球的熟悉程度無人能及。
基於這一重考慮,‘災厄之主’貝圖格摧毀數個位面,開啟空間傳送門,將鋪天蓋地的大洪水灌入地球之中。
這場大洪水幾乎覆蓋了星球之上所有的陸地。
所有文明都有關於這場“史前大洪水”的記載與傳說。
比如東路傳說:火神祝融與水神共工決戰,戰敗後共工怒撞不周山,撞碎天柱導致天空塌陷, 鋪天蓋地的洪水從天兒降...
《孟子·騰文公》記載:“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洪水橫流,氾濫於天下。”
“水逆行,氾濫於中國。”
《淮南子·覽冥訓》曰:“望古之際,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炎炎而不滅,水泱泱而不息。
再比如被“地海之王”穆圖記錄進聖經的聖經故事:上帝為人類降下天災,只允許閃亮的諾亞帶領少部分野獸躲避災難。
這就是著名的《諾亞方舟》。
還有古巴比倫文明,蘇美爾人利用楔形文字在泥石板上刻下的史詩《吉爾伽美什史詩》:眾神要以洪水懲罰人類,風雨之神恩利爾指示祭祀建一條大船,把鳥獸帶進去躲避天災。
這些故事的流傳度是如此之廣,以至於萬年之後依舊被凡人口口相傳。
儘管先民戰力強大且生命力頑強,但他們終究不是海洋生物,必須要站在陸地上依靠呼吸空氣生活。
突發的大洪水使得99%的先民死亡, 僅存的倖存者們依靠古神賜予的神秘預言,建造方舟存活下來。
當洪水退去,被洪水覆蓋的土地重新出現後,殘存的先民發現原本星落棋佈的海洋現在已經完全連線到了一起。
原本依靠雙腿快速奔跑就能完成的陸地移動,現在成了非常困難的事情。
方舟之上殘存的先民面對的是連城一片的無盡汪洋,陌生的陸地,以及一無所有的家園。
為了延續族群,方舟倖存者只能透過近親結合的方式延續族群。
在短短數千年內,先民開始了極速的退化,以至於2萬年過後,當兩河流域以及尼羅河畔重新建設起屬於人類的城市之時,他們必須要重新迎接外神的迴歸,以卑微的姿態朝拜這群外神,奢望能夠從神靈的手中重新獲取力量。
人類文明中鮮少有人知道這段隱秘的歷史。但是對於親手策劃,目睹所有一切的光照會12宗主來說,這一切當然稱不上秘密。
在某種程度上...‘災厄之主’貝圖格可謂以一人之力,摧毀了強大的先民族群。
因此,儘管對面的‘暗影之王’菲茲羅同樣是12宗主之一,貝圖格每一次提出的意見他都會無條件聽取。
畢竟這人的身份,是毀滅先民後為族群獲得喘息之機的英雄。
**
“已經死亡的同伴咱們沒有必要繼續討論。”
“我們能做的就是總結他們犯下的錯誤,繼續執行下一步任務。”
菲茲羅和坐在身邊的首席古文明學士同時點了點頭,火光對映在他們的瞳孔之中,可以看到他們在沒有偽裝的情況下露出的金黃豎瞳。
“薩丁雖說愚蠢,但在死亡之前,他為我們探出一條至關重要的線索。”
“在東土大唐‘河南道’行省之中,有一條從先秦時代殘存至今的時空裂隙!利用這一條裂隙他們可以將外神的靈魂封印在凡人體內,隨後利用喚靈儀式,讓靈魂投影到人間界中!
如果不是半路走漏風聲,他們幾乎已經要獲得成功了...
這次嘗試可以作為我們降臨‘光父’的理論基礎,只要獲得合格的宿體,這條道路必然可行!”
降臨派“召喚光巨人”的概念源自“宗長”,但“災厄之主”貝圖格是這項計劃最重要的支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