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利西斯·埃蘭是這片大陸上與眾不同的一位君主。
不同於那群被吟遊詩人以及酒館吧員廣為傳唱的英雄,他更相信“低調”與“隱忍”所能發揮的力量。
看似失敗的行動未必“真的”就是一場完敗。
同理,看似勝利的一場大勝...如果將視線放得長遠。
也未必“真的”就是一場勝利。
**
兒時一場噩夢般的經歷使得埃蘭從小對“生命”二字非常敬畏。
他在6歲的年紀,目睹了母后因難產而死亡。
在醫療條件普遍堪憂的中世紀,女人因為生育而死亡並不算罕見。好戰的父親立刻將這件事忘在腦後,唯有尤利西斯深深的記住了這場噩夢。
從那天起,他知道聖主教典籍上的記載並不是虛妄。
每一條生命的平安降臨,全部都是聖主基督對人類的恩賜。
長大後,兒時腦中揮之不去的畫面依舊鐫刻在他的記憶裡。從當上皇儲君那一刻起,他就開始敏銳的審查自己的王國。
透過仔細的賬目比對,尤利西斯發現和揮舞刀劍,走上戰場作戰相比,如果能直接利用金幣避免紛爭...反而是更加划算的一件事情。
因為走上戰場的每一條人命,他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到能夠下地勞動,再成長到能夠拿起刀劍...這需要王國傾注以大量的時間,金錢。
死人,和損失財產的區別並不大。
發動一場戰爭,只為了獲得土地與戰爭賠款...在尤利西斯的眼中更是一個十足賠本的買賣。
錢,好弄。
但是將一名士兵從嬰兒養育成人需要18年。
這段損失的時間,卻是無論如何再也回不來的。
*
基於這一條“人生理念”,當麥西亞王國交託到尤利西斯手中的時候,他立刻當起了人人為之不齒的縮頭烏龜。
只要能結盟,就絕不分裂。
只要能防守,就絕不進攻。
只要能賠款,就絕不動武。
英格蘭群島7國立刻發現了一名冉冉升起的慫包,“老實人”埃蘭這個名號結結實實的扣到了尤利西斯的頭上。
但他卻不以為意。
20年過後....7國的國主已經換掉一茬。
尤利西斯卻依舊坐在王位上,唯唯諾諾。
40年過後...7國的主事家族甚至已經換掉一茬。
尤利西斯連年提著禮物,為新君主送上祝福。
反觀麥西亞王國,他的土地在40年的佛系經營下,非但沒有絲毫減少,反而增大了2成。
這是因為連年的戰爭而完全荒廢掉的土地。
尤利西斯淡定吞下,隨後利用國內眾多的人口墾荒種植,將焦土變為良田。
**
對內,他大力發展基礎工業,讓麥西亞的船隻成為英格蘭7國最強。
對外,他竭盡全力的推動貿易,儘可能的和所有國家互通有無。
他的經營理念並沒有出錯。
40年的從政經驗告訴他,“避免戰爭,低調發展”才是一條屬於國主的康莊大道。
被人罵一罵沒什麼。
他們只是敢在口頭上說自己窩囊而已。麥西亞已經很多年沒有迎來一場真正的入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