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車門,更土的一幕來了,這座馬車中竟然隱藏著一個小型的自助餐餐檯!其中擺放這烤羊腿,土豆燉牛肉,清燉肘子還有一盤子炒飯...整座車廂裡都飄著屬於食物的味道。
艾瑪皺著眉頭頗為嫌棄的座在角落中。而洛基坐到她的對面後,顯然也沒有打算在顛簸的馬車上用手抓食物的意思。奧沙利文家族顯然還是在用對待一般維京領主的方式接待洛基。
這些腦子裡長滿了肌肉的領主除了“吃肉”,想象不出更多可以享受的東西。
隨後的這一路是頗為尷尬的一段旅程。
艾瑪顯然對洛基放走了尤姆依然耿耿於懷。這名從小出生在君士坦丁堡豪富之家的少女並不懂得太多人情世故。她天真的以為這少年跟著自己才能獲得一個更好的生活。
但她不是神選者,她根本不瞭解序列2的“太陽祭品”對於那些高階神選者來說誘惑力有多強。甭說華爾道夫家族是商業世家,就算他們是拜占庭的王。
在強大的古神面前,依舊沒有太多的籌碼可以實用。
不過...好在兩人非親非故,艾瑪在洛基的眼中也只不過等同於300枚“第納爾金幣”的尾款。對於洛基來說,今天一別,兩人從此再無交集,也沒什麼需要特殊解釋的。
兩人在一路沉默中,進入了使館區。
使館區是征服者堡壘中最為精緻的區域。城堡內精美的花園中被維京王劃分出了若干板塊,其中有唐人的琉璃瓦宮殿,阿拉伯人的傳火神殿,拜占庭的聖主教堂,以及法國人建造的流水花園等等。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雖說荒蠻原始,但若說來自世界各地的使節,王宮之中可並不比那些大國來的稀少。
原因很簡單:征服者堡壘的“支柱產業”,正是派遣維京僱傭兵,收取這些金主的佣金,為他們參加戰鬥。
維京僱傭兵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在君士坦丁堡,他們被稱為“瓦良格衛隊”,在法國,他們被稱之為“北方部落”;在阿拉伯帝國,他們和斯拉夫人同樣被稱呼為“白鬼”。
很多王宮貴族都傾向於僱傭維京傭兵作為貼身侍衛。
1,他們信仰單一,極難被本地的其他信仰所控制,也不會參與到本地的派別之爭。
2,戰鬥時這些僱傭兵們悍不畏死,甚至以死亡為榮。在戰場上,他們僅憑這股血勇,戰力就高出任何部隊一大截。
3,維京人普遍沒有文化,思想單純。他們極少會做出反噬其主的事情。“有奶就是娘”對於這些僱傭兵來說一條神聖的真理。
只要你讓我賺到了錢,我就必然會為你賣命。
奧沙利文家族能夠屹立在征服者堡壘近百年,依靠的就是維京僱傭兵所帶來的大把錢財。征服者堡壘中設有僱傭兵學院。家中無糧,日子難以為繼的維京農夫獵戶們可以把孩子送入學院中培養成僱傭兵。
奧沙利文會統一為他們購買魔藥。
維京少年晉升為神選者後,他還會從全球範圍內為他們請來了最頂尖的技戰術老師,接受這個時代最強的格鬥訓練。
摸著良心說,洛基並不喜歡這條生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