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八個字,洛基的一口老血差點沒吐出來。
“其方圓四寸,上扭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上一世,經常有閒來無事的網友提問“如果撿到傳國玉璽,這東西能賣多少錢”。這種沙雕問題看得多了,洛基自然也就記住了這塊遺失在歲月長河中的至寶。
傳國玉璽的第一次現世是距今1600年前的公元前8世紀。當時這只是一塊名為“和氏璧”的璞玉。這塊璞玉後來經過“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和“完璧歸趙”兩個故事後,被秦始皇在公元前220年得到,製作成傳國玉璽。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8個字正是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刻在玉璽上的。
秦二世而亡,公元前206年,傳國玉璽傳到了漢朝。平穩生活了一百多年後,公元8年,漢朝發生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王莽篡位。
“王莽索要傳國玉璽,王政君怒摔碎角,後用黃金填補。”
這就是角落中這塊如同狗皮膏藥般不和諧,黃金的來源。
直到漢朝,傳國玉璽雖說遭遇了磕碰,但至少活的還算順風順水。到了東漢末年(公元191年)時,“十常侍亂政”這一出現在《三國演義》第一回的著名歷史事件爆發。壽命已達411歲的傳國玉璽在漢末帝劉辨逃亡時.....被這個只顧逃命的敗家子給丟了。
根據很多史學家的猜測,“真正”的傳國玉璽應該就是在這個時候徹底消失不見的。
儘管後世諸多典故曾經記載三國時代的吳國孫堅曾經在井中獲得此寶,但是此時孫堅手中的這一枚,極大機率是他搜尋宮中宦官,根據他們口中描述仿造的。
此時,一枚“嚴重疑似”傳國玉璽的方印正擺在洛基的面前,他的心中翻起了陣陣波瀾。
傳國玉璽....這竟然是赤國第一重寶傳國玉璽!
我怎麼能看到這種等級的國寶而不拿走?!
這個念頭一旦滋生,再也揮之不去。上一世身為一個赤國人,這等國之重器擺在面前根本沒有不取走的道理。
(媽的,人死鳥朝天,頭掉了不過碗口大的一個巴!如果說這玩應兒是真正的傳國玉璽...我能親手摸上一摸也不虛此生了!)
伸手將玉璽塞入懷中,洛基回頭望向身後。俗話說:上行則下效,這段時間裡,身邊的同伴也沒有閒著。
最忙的人自然是老戈爾。身為維京人,他的眼裡只有黃金。因此他的目的地,是陳列著各種黃金的古埃及金山。
古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中歷史最為悠久的一個。可惜的是古埃及王國已經在800年前(公元前30年)滅亡,併入羅馬版圖。這個起源自公元前5000年的古文明在延續了五千多年後,就此宣告終結。
老戈爾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個裝飾有一隻狗頭徽記的金色權杖。拿起這根權杖掂量掂量,他立刻拋棄了跟隨自己一路的鐵錘。
這根權杖的頂端鑲嵌著一個黑色的阿努比斯頭像。全金做成的頭像異常沉重,使得這根權杖揮舞起來無論是重量還是力度都和鐵錘差不多。
老戈爾呵呵低笑,然而目光卻立刻被第二件寶物吸引。
那是一枚裝飾有一隻黃金蠍子的三指臂環。
蠍子的雙眼由紅寶石構成,在昏暗燭火的照射下發出妖異的光芒。輕輕拿起臂環放倒自己的左前臂,隨著咯嘣一聲輕響,臂環卡住他粗壯的左臂,而那隻蠍子不知道透過何種機械原理,從站立的姿勢變為趴在老戈爾的手臂上,黑色的尾刺如同一把袖劍一樣從左手延伸而出,看起來非常的炫酷。
露出滿意的笑容,繼續尋找下一個戰利品。
他的目光,落到了一件有金絲和銀線編制而成的法老錦袍上...
艾瑪的興趣並不在這些金銀。她出生在君士坦丁堡的豪富之家,從小見慣了這些東西。她的興趣點在於一處空地之上,林林總總豎立著的十來座黑色的石碑。
這種黑石碑上一世洛基曾經在盧浮宮中見到過一座。那就是天下聞名的“漢謨拉比法典”。這種來自公元前1600年,“古巴比倫文明”的造物存世稀少,經歷數千年的考古發掘也僅現世一枚。
沒想到這黑色金字塔中竟然有這麼多!
黑石碑通體由玄武岩構成。其上刻著密密麻麻的楔形文字,最大的一座將近有10米高。艾瑪站在黑石碑的下方,掰著尤姆的頭讓他自上而下“掃描”整座石碑。此時她已經知道了這個少年擁有一種讓記憶“穿越”的功能。如此之多的黑石碑靠自己手抄是根本來不及的。
想要帶走這些資料,只能依靠尤姆的這項功能。
船醫勞倫斯漫步其中,並沒有發現什麼他需要的東西。聖主教作為一個近百年內新興的教派....其過於“年輕”的壽命卻是也不夠資格被“收錄”在這座地下城市中。
勞倫斯的目的,是找到一處地點安插他背後巨大的十字架。按照聖主教的教義,他需要找到這座建築中的祭祀場所,將聖十字插入地面,向古神宣誓聖主的存在。
自己就算完成傳道的第一步。
他緩步前行,走向前方的黑暗。
洛基見狀急忙跟上。金山與各種寶物...初見的時候會感覺非常震撼。但是這座房間中的金山足有數十座,每一座二十多米高,其上堆積著至少數千來自各個文明的精緻寶物。
短短十幾分鍾後,他就已經感覺麻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