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知道這裡是一場新的浪潮,而所有站在浪尖的人都會被高高湧起。
周翔也是如此,他在這個發現後便在這裡成立了一個由他帶隊的地址調查小隊。
他們團隊的目的就是,調查立方體裡面的土壤,分析冰河生物生存的環境。
…………
“我們還原了立方體空間的原貌。”
距離立方體被發現了不過五天的時間,又有一個團隊發現了重大的研究成果。
他們團隊在把整個立方體空間進行掃描後,他們將整個空間粗略的建立出了模型,裡面參考了大量的實驗資料。
“按照這幾天的發現,我們將這個立方體空間簡單的建模完成。”
團隊的負責人拿著資料說道:
“我們有兩個推測,一個這個空間就是那個冰河生物類似於臥室一樣的地方,這裡有很多的排氣口,不過不知為何被那個冰河生物堵住了。”
“而那堆灰燼,很可能是冰河生物的主體。”
“第二個推測,這個空間是那個冰河生物儲存身體的地方,而那些排氣口便要換成窗戶或者是門。”
“因為在研究中心得知,冰河生物是可以製造生物的,而冰河生物為什麼能製造,被製造的生物來自於哪裡?”
“我們推測,就是在這個地方,那堆灰燼就是冰河生物儲存的有機物,可以用來製造生物的有機物。”
“而那些排氣孔,就是這堆有機物的門或者窗戶。冰河生物透過這些門將那堆有機物轉移到外面進行製造,這就是我們的猜測。”
隨著這個屯對負責人的報告完畢,這番言論又在會場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個冰河生物儲藏論被提了出來,引發了人們大量的討論。
而那個建模的圖也被這個地方的有許可權的人不斷傳閱,企圖在裡面找到這裡曾經的影子。
“或許我們正在一步步接近那個生物的真相。”
有人如此說道:
“終有一天,那個生物在人類面前不在擁有秘密。”
…………
又經過了幾天的挖掘,人類終於把立方體周圍的土壤清理乾淨。
隨之,一個龐大的地下工廠暴露在人類的視野裡面。
一條條錯綜複雜的通道,或者互相連線,或者交織縱橫。
不過最後這些通道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那個大立方體空間。
通道的盡頭是大立方體空間,就像是一個被插滿輸液管的人。
三維影象被呈現到各個實驗室裡面。
人類沒有任何證據能得知這些管道是幹什麼的,人類只能透過大腦進行猜測。
而最可悲的是,人類的大腦早就被自己的慣性思維給侷限住了。
要跳出這個思維侷限是很困難的。
有人如此說道:
“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思維去思考冰河生物,那個生物的思維是跟我們不一樣的,我們要跳出自己的思維界限。”
這個人考慮到了這一點,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林亞梓的情感道德思維也是一個人類,所想的也是人類的思維方式。
所以事情往往就很簡單,而人類不懂,還在不斷的進行頭腦風暴。
“不如我們把這個圖片公佈到網路上吧,讓網友們來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