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過年過的,你去拍戲你是不知道啊,人家龍哥有兒子,這幾年就算是不怎麼拍戲,人家日子過得也滋潤,我孤家寡人一個,很無聊啊!”
說著,他站起身來:“實不相瞞,你叔我曾經也是有走向國際的野望的。”
方澈心說你可拉到吧。
還用上野望這種高階詞彙了。
“兵哥你詳細說說。”方澈向來不打擊別人的夢想。
蔣海兵在屋子裡開始踱步:“我就一個期望,能把華夏功夫,讓外國人看到。像幾十年前的李振龍一樣。”
他所說的李振龍,是一個類似於地球上李小龍一樣的存在,以一己之力,用華夏功夫在北美打出了一片天地。
只是這個李振龍45歲的時候因為身體問題,離世了。
從那之後30年,華夏沒有再出一個能打進國際市場的武打巨星。
在地球上,至少還有成龍、李連杰等人。
想到這裡方澈突然想起了一個事情:“兵哥,我記得咱倆剛見面的時候,你拍的《津門霍元甲》是在北美上映了吧?多少票房?”
蔣海兵撇了撇嘴:“600萬美金。”
方澈皺起眉頭,不對勁。
蔣海兵的《津門霍元甲》和地球上李連杰那一版的《霍元甲》相似度極高,而且蔣海兵長得也不錯,打的也不難看。
地球上的霍元甲北美票房是2463萬美元,DVD銷售3100萬美元以上,DVD出租收入2000萬美元以上,這在2006年是很誇張的。
怎麼到了蔣海兵這裡,就剩個零頭了呢。
“當時海外的評價怎麼說?”方澈問道。
蔣海兵對這事記憶非常深刻:“主要的評論還是沒有李振龍打的好,因為李振龍在海外是經典的人物了。而且我的動作相對李振龍來說更復雜一些,這種複雜在別人看來就是花哨了,有人說看的眼花繚亂,還特麼學不會。”
聽到這話,方澈心裡咯噔一聲。
他好像知道為什麼蔣海兵的霍元甲在海外遇冷了。
因為這個世界的李振龍比地球上的李小龍多活了十幾年,十幾年的時間早已經讓他的武術在海外變得深入人心。
像蔣海兵這樣的硬派功夫片,總是會被人拿來和李振龍做比較的。
如果比不過,那就一敗塗地。
而目前來看,蔣海兵是比不過的了。
“呼……”
這特麼就有難度了。
除非,在動作上另闢蹊徑。
就在這時,蔣海兵一屁股坐在沙發上,與此同時,他剛喝完一杯水,正在那百無聊賴地玩水杯。
紙杯時而在他手背上,時而又到了他手心裡。
“沙發……”
突然,方澈眼前一亮。
如果說地球上的華夏,有沒有誰是真正打到國際上去的。
那麼成龍這個名字肯定要佔有一席之地。、
華夏功夫在海外名聲大震的話,地球給提供的思路應該是兩條。
一條是李小龍那種拳拳到肉的打戲,還有一條,是成龍那種打戲,利用生活物品,提高觀賞性和喜劇笑果。
朋友們,不要低估了成龍電影的動作,那是國際上都承認的一流動作設計水準。
比如《A計劃》裡面那一段腳踏車巷戰,經典到爆。
也不要低估成龍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奧斯卡終生成就獎不是誰都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