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太火了,而且幾乎每次出手都能賺到錢,所以野心逐漸起來。”
“目前的方澈在國內沒什麼對手,越是這樣就越可怕。得快速地扶持起幾個人來。”
這時候有人問道:“方澈做特效公司,大機率也是為自己以後的作品服務吧?”
其他人回覆:“這還用說,現在登峰大力地扶持自己勢力還看不出來?”
“那什麼樣的影視劇需要特效呢?方澈顯然不會做沒頭腦的事情呢。”
“武俠,仙俠,科幻,魔幻。”
“武俠咱們就不聊了,如果不是天龍八部出來,武俠早就完了,但是現在天龍八部的版權在方澈手上。科幻就別提了,華夏就沒有科幻,難道是仙俠?方澈認為下一個市場的風口在仙俠?”
這個時候,星宇旗下的一個顧問站起身來說道:“老總,我們的猜測,是這樣的。”
然後這位顧問拿出了一沓材料:“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國內影視的仙俠題材,在網路文學中出現的比較多。而網路文學的受眾,在10年之前還比較小,近幾年開始越來愈多,當年看過網路的人也開始逐漸成長起來,他們的話語權逐漸增加。”
“而這些人的閱讀習慣和審美邏輯,受到過網路文學的薰陶,而在所有網路文學裡,仙俠題材是目前為止最適合影視化的,所以……”
這位顧問目光炯炯:“仙俠題材是下一個風口。”
有人覺得,怎麼網路文學這麼牛逼嗎?
還能影響到影視圈?
別說,這位顧問的思路幾乎是完全正確的。
以地球上的華夏為例,在2014年之前,只有依靠胡歌等人早就打下了口碑的《仙劍》系列的仙俠劇拍出來火了。
而在2014年,一部《古劍奇譚》突然爆火。
焚寂煞氣成了人盡皆知的玩意。
然後是《花千骨》橫空出世。
洪荒之力都上了春晚。
再然後一本在07年完本的,在當年甚至改編成了大熱的遊戲,但是唯獨沒有改成電視劇的《誅仙》。
改成了《青雲志》上線了。
就連玩悠悠球的《蜀山戰紀》都撈了十幾個億。
再然後。國內的小鮮肉集體扎堆仙俠劇《擇天記》、《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香蜜沉沉燼如霜》……
這個時候的仙俠劇,就是流量密碼。
如果仔細看地球上的華夏就可以發現,影視圈從2010年開始,就在被網路文學入侵,先是以《甄嬛傳》為首的女頻,然後是《青雲志》為首的男頻。
後面的《鬥破蒼穹》、《武動乾坤》。
再到後面的慶餘年。
看一下,所有網路讀者早就見怪不怪的文抄公,就是那個範閒抄詩的名場面,在2020年以電視劇的形式出來之後,依然能夠火到出圈。
你就知道,網路裡的一些套路在2014年之後的華夏影視圈是多麼吃香了。
再看一下《武動乾坤》的導演居然是張黎,那個拍《橫空出世》、《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的張黎。
你就知道這有多離譜了。
所以這位星宇公司的顧問,實打實地猜中了後面的風口。
並不是所有的反派都沒腦子。
這位顧問的分析,打動了星宇的幾位投資大佬。
“那現在事情就好辦了,方澈擺明了要進軍仙俠,他本身就是網路作家,我們能猜到的事情,他也能猜到。”
“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他之前,佔據仙俠市場。”
幾位星宇背後的投資人發話了:
“我們的建議是,現在的《青春有你在》,是我們唯一有和方澈抗衡希望的人選,所以要加大扶持力度。”
“上一屆的SIX少年團進軍影視圈失敗了,就不要管他們了,這一次的選手,主要往影視圈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