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利進入了兄弟會基地中,開始接受訓練,格鬥、匕首、炸彈、練習速度、學會捱揍等專案,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學會‘抖槍術’,在射擊的時候,子彈可以拐彎擊中目標。
“準備好了,開始射擊!”
訓練基地的靶場中,茱莉飾演的福克斯推著一塊豬肉,擋住了牆上的靶子。
“你要我射豬肉?”
威斯利端著手槍問道。
“不,我要你的子彈能夠拐彎。”
福克斯說道。
“我該怎麼做?”
威斯利問道。
“你要問的不是怎麼做,而是做什麼。”
摩根·弗里曼的斯隆走了進來,斯隆是殺手組織的首領,同時是命運織布機的操縱者,他負責解讀出布料上的程式碼,殺手們依據程式碼解析出來的名字來執行暗殺任務。
斯隆拿起一把槍,“如果沒有人告訴你子彈是直線射擊,我給你一把槍,讓你去射靶子,你會怎麼做?”
威斯利想了一下,不知道怎麼回答。
“讓你的直覺來引導你。”
斯隆拿起一把槍,輕輕一抖手,把子彈射了出去。
砰!
子彈擊中豬肉後的靶子。
威斯利一臉震驚。
“cut!”
提莫導演叫個暫停,他看了一遍鏡頭,“再來一遍。”
這就是提莫導演的風格,看完了鏡頭不說誰有問題,直接叫再拍一遍。
一般心裡沒有把握的人,或者對上一段表演不夠自信的人,會走過去要求重新看一遍自己的鏡頭,找點錯誤。
以前每次提莫導演這樣喊,羅卡就會走上去看鏡頭,想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錯誤,可是茱莉和摩根從來不看。
好奇之下他問了一下,茱莉說她對自己的鏡頭有足夠的自信,所以不用看,摩根也有足夠的自信,只有不自信的人才會去看鏡頭。
聽到這話,羅卡才發現自己太單純了,也不夠自信,完全沒有一個柏林影帝該有的風範。
從那以後他不看鏡頭了,每次聽到‘再來一次’之後,他會反省一下,更加認真表演,不管有沒有錯,都用盡全力。
一開始,他覺得提莫導演這樣的風格有點磨嘰,時間長了,也明白這樣做的好處。
一個是可以給表演失誤的人一次機會,不用在人多的地方批評人,受批評的演員會有很大壓力。
二來避免跟大牌演員發生爭執,劇組大牌演員多,合作比較困難,一旦發生爭執會很難處理,尤其是在表演上的爭執,一個導演不一定能說得過演員。
第三不具體點名哪個人有問題,也有可能都有問題,在重新上場的時候,所有的演員會暗暗反省,拿出更好的表演。
當然了,這樣的方法雖然溫和,也有不好的地方。
譬如有一次老摩根的表演跟之前排練的時候有出入,不符合提莫導演的心意。
提莫導演沒有直接點出來,他只是不停地喊‘再來一次’,那一場直接拍了二十次。
那一次羅卡以為是自己的錯誤,他只堅持到了第八個‘再來一次’,就趕緊跑過去找導演看鏡頭,導演說跟他沒關係。
茱莉堅持到了第十二個‘再來一次’,也去看了一下鏡頭,老摩根硬挺到了第二十個‘再來一次’。
拍完了那場戲,羅卡忽然覺得,有時候拍戲考驗的不是演技,而是演員的心態,就像那句‘真男人從來不回頭看爆炸’一樣,玩得就是心態。
“羅卡,你不去看看鏡頭?”
茱莉抿著唇角笑道,“這一場只有我、摩根,還有你,你認為我們三個裡面誰更容易出問題?”
羅卡想了下,“不會是我,我相信我演的沒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