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夜。
中元節,也就是一年兩度的鬼節。與三月清明節不同的是,中元節不用到山上去祭奠祖先。只須在家裡擺上供品仙燭紙錢即可。
不過這個節日卻比清明節熱鬧多了。大街上擺賣著各式各樣的鬼怪面具。
巨大的鬼神像由竹篾編織,紙糊於外,染上各色的顏色,形成各種陰森恐怖的形象。
不只有額頭上貼著升棺發財的黑白無常。還有滿面皺紋嘬著嘴的孟婆。奈何橋下奪魂而食地獄血犬。腦滿腸肥的貪吃鬼,裝扮俊俏的好色鬼,尖嘴猴腮舌頭垂在外面的長舌鬼……。
拔舌,腰斬,油烹,溺水,刀山,火海,剝皮……,各種受刑場景活靈活現。
甚至,楊辰還看到判官鍾魁,十二殿閻羅,諦聽,地藏菩薩。
各色的植物:彼岸花,曼陀羅,兩界花,向陽花……
這些比起前世熱鬧多了。
簡直就是地獄重現。
這些東西大多是由各個商家請工匠做的。做的越大,越精妙傳神,越有面子。
這些神鬼像之下書寫著各個商鋪的名字。也是種變相的打廣告。
河邊三三兩兩的人結伴同行,拿著親自折的或者買的蓮燈,在蓮葉上寫著自己想說的話,點上一支小小的蠟燭,雙手合拾,寄託上自己的思念,輕輕放入水中,往河中間推去。
楊辰也買了個蓮燈,帶著楊琳來到河邊,點燃蠟燭,將手中的蓮燈放入河裡,看著它蕩起一圈圈小小的漣渏,緩緩向河中間漂去。
“哥,你的蓮燈怎麼不寫字呢。你看別人都寫。”楊琳疑惑地看了他一眼。
“對了,你的蓮燈是給誰的?”
“是給爺爺的嗎?”
“不是?”
“那是給誰的?”
“給……給我自己的。”楊辰長長嘆了口氣,似乎想把身上的不自在全部驅走。
“對了,你見過爺爺嗎?”楊琳問道。
“沒,但聽說,聽娘說,爹十幾歲的時候爺爺就死了。死在亂軍之中。那年北梁入侵。爺爺為了保護老爹,自己引開北梁兵。”
“老爹也是因為這個才進了軍隊。”楊辰說道。
楊辰和楊琳慢步在街道上穿行,眼睛時不時往兩旁的樓閣上看去。時不時會有一雙眼睛與他對視片刻。
現在楊辰是安國公府的重點保護物件。本來梁若然不想讓他出來的。但經不起楊辰和楊琳軟磨硬泡,終於同意了。不過卻苦了周圍暗中保護的將士和家丁。
前幾天圍殺北梁細作的時候,楊辰就想到了一個問題。
這些細作雖然刻意地去除了原本的印記。北梁人特有的特徵還是抹不掉。
平時看上去並無區別,卻經不起查。
這對於一個細作組織來說是很不嚴謹的。
楊辰只想到兩個原因:一,由於上一次在西城外十里亭折扣了幾十號人,人手不足,從他們地方調補。
由於沒有合適的人選,只能臨時調派,倉促之下只能隨便找了些人來頂替。
二,他們在上京城將有大動作,需要大量人手。而細作是一個非常特殊的人員,各項能力要求都高。
並且要從小培養才能不會出現破綻。這樣的人通常都是寶貝,肯定不會捨得集中在一個地方。所以就從別的組織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