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畫帶著虞歌觀賞妙雲觀,給她介紹裡面的景緻,想來她對妙雲觀是極為熟悉的。
人走後,太子妃身邊的道姑道:“奴婢看虞側妃明知拒絕不了,依然要爭上一爭,是個不服輸的性子。”
太子妃方才在旁邊看著,虞歌的氣性倒頗合她的胃口。
“要不是出身低了些,給嵐兒做正妃也無不可。”
道姑明白,正是因為虞歌出身低,太子妃才選了知畫郡主。
道姑再把剛才的草藥給太子妃過目,剛才有知畫在,有些話不方便說,太子妃故意說了些難聽話,讓知畫以為她對虞歌厭惡。
看見當歸,太子妃明瞭。這丫頭是在提醒她回太子府之事。
“難為她還想著這件事,本宮聽說她近日被嵐兒冷落了,她寧可冒著失寵的風險也要為本宮做這件事,此前是本宮小瞧了她。”
虞歌若是個沒遠見的,到手的地位必然不捨得放棄,就不會幫她做這件事。
太子妃隨意翻了翻便不再碰了。
道姑猶豫了片刻,終於說道:“還有一件事奴婢想稟報太子妃。”
“什麼事,說吧!”
道姑走近些,壓低聲音在太子妃耳邊耳語,太子妃一驚,嵐兒竟然允許虞歌生孩子了。
高嵐成親多年,一直沒有子嗣,其中的緣由她都清楚。
太子妃感嘆:“當初把心蓮硬塞給他,是本宮做錯了,也苦了心蓮那孩子。”
道姑說道:“心蓮小姐對殿下痴心一片,您這樣做也是成全了她,奴婢想心蓮小姐也是不會後悔的。”
“嵐兒的心太硬了,對自己不喜歡的女人太過狠心,跟他爹一個樣。”
在道姑眼中,高嵐的舉止又有不同的意味:“娘娘喜歡的,不正是太子殿下的專一嗎?”
說到這個,太子妃臉紅了,當初太子雖有許多姬妾,卻專寵她一人,最終也只有她為太子生下孩子,她與太子的故事還被傳為佳話……
“本宮是太子的正妃,太子這樣對本宮無可厚非,難道要他寵妾滅妻,把那等狐媚子捧上天不成?”
太子是聰明人,知道誰才是對他有幫助的人,可是太子也的確是看上了她這個人,才對她那般用心。
把話題轉到虞歌身上,太子妃擔憂起來,高嵐與他父王一個性子,只是他們喜歡的人截然不同,這也是她容不下虞歌的原因。
想到孩子的事,再多的不喜歡也放下了,太子妃鬆口道:“虞歌是個伶俐的,只要她能為嵐兒生下子嗣,本宮也不會虧待了她。”
走完了大半個妙雲觀,虞歌腳已走疼了,兩人到亭中休息。
知畫也有些喘氣了:“看妹妹的腳步,妹妹舞蹈功底不錯。”
知畫本身是大家小姐,也是自小習舞,剛才看虞歌的走法,她便知道虞歌是善舞的。
虞歌苦笑:“我這樣的出身,還有得選擇嗎?哪像你,你貴為郡主,誰會勉強你做這些事?”
知畫想到了自己,她從小被謙王精心培養,琴棋書畫舞,一樣不輸人,謙王對她要求極嚴,即便是天寒酷暑之時,她也從無懈怠的時候。人人皆知她才藝過人,可誰知道她在背後付出了多少?有時候,她反而羨慕普通人家的女兒,至少她們不用像她這麼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