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中東再看看非洲,這個世界真混亂!
“事情不一定按照你們想要的結果發展,就算是我們把伊拉克人趕出敘利亞,等到我們撤軍的時候,伊拉克人會不會反撲?難道到時候要再折騰一次?”秦致遠不贊成法國人的見好就收,打蛇不死反受其害的事在華人歷史上有無數案例。
“如果需要的話,到時候再折騰一次也沒什麼——您知道的,明年是大選年——”漢克·比徹說話的時候一臉坦誠。
大選年!
這對於“民主”法國來說絕對是個很熱鬧的年頭,法國其實前年剛剛進行過大選,但嚴格說起來,那並不是正常交接,撲恩加萊和德沙內爾的那一次才是。
德沙內爾是因為“身體不適”,無法履行總統職責,所以亞歷山大·米勒蘭才得以上臺,正常情況下,法國要到1924年也就是明年才會進行下一次大選。
漢克·比徹說完,秦致遠馬上就明白了漢克·比徹的意思。
所謂的“大選年”,也就是說,只要敘利亞沒有在亞歷山大·米勒蘭的任期內丟失,那就和亞歷山大·米勒蘭無關,等到大選之後,亞歷山大·米勒蘭還能不能繼續擔任總統猶未可知,所以亞歷山大·米勒蘭犯不上為下一任總統背鍋。
真特麼狗屁倒灶的民主!
明白了法國政府的意圖之後,秦致遠只想破口大罵。
這就是政策沒有延續性的惡果,總統任期逼著那些在位的總統們只能選擇眼前利益,至於長遠利益,見鬼去吧!
弄明白了這一點,秦致遠也不再堅持,費用的問題解決了之後,其他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秦致遠和漢克·比徹用最快的速度打成協議。
協議內容包括:蘭芳會以民國的名義派出兩個師不少於三萬人的兵力參與敘伊戰爭。之所以是三萬人,是因為外籍軍團的編制沒有正規軍那麼大,裝甲部隊的編制是蘭芳軍隊中最大的,其中包括大量的後勤人員。
法國將負責這些部隊的裝備以及薪水,其中薪水部分在軍隊登船前要先行支付,支付數額為一億零八百萬法郎,協議上特別註明了這是六個月的費用,裝備則是會在敘利亞移交給部隊,其中包括步槍、坦克、裝甲車和火炮。
法國人也算是本末倒置,如果法國人給敘利亞人提供這些裝備,估計敘利亞人也不會兵敗如山倒。
蘭芳出兵敘利亞之後,法國將在1923年之內撤出在廣州灣的全部軍事人員,法國遠東艦隊在廣州灣的海軍基地將移交給民國北洋政府,法國同時自願放棄在民國的“貿易最惠國”待遇,其他相關事宜,法國政府將會和民國政府進行談判。
必須要指出的是,這個談判是有期限的,法國必須和民國在一個月之內結束談判,否則蘭芳軍隊就算是下了船也不會參與戰爭,而不管蘭芳軍隊是否參與戰爭,法國政府預先支付的費用是不退的。
協議上的最後一條是根據法國人的特別要求,這個協議的內容將不予公開。
不公開是肯定的,如果真讓全世界都知道了這份協議,那法蘭西的尊嚴真的是蕩然無存。
這就是標準的又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
送走了漢克·比徹,秦致遠回到內宅。
福煦抱著秦智正滿臉寵溺,秦德抱著福煦的肩膀要往福煦的背上爬,福煦這會就沒有了三國元帥的威風,佝僂著腰塌著肩,任由秦德造次。
福煦原本是法國和比利時兩國的元帥,但在去年蘭芳也授予了福煦一個元帥頭銜,這也是蘭芳唯一的一個元帥,當然了,這個元帥沒有任何實權,僅僅是個榮譽。
秦致遠讓朱莉抱走了秦德和秦智,然後帶著沉重的表情向福煦彙報了談判結果以及那個六個月的期限。
福煦聽完之後有很漫長的沉默,最終只化為一聲嘆息。
唉!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