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廠,現在是蘭芳最大的兵工廠,成立兩年多以來,104廠的規模逐漸擴大,現在整個廠區面積已經是剛建廠時的兩倍之多,機器數量也翻了105倍,整個工廠擁有1.1萬名員工。
這1.1萬人並不全是工人,有相當一部分是工人家屬,這些工人家屬現在從事的是後勤工作或者是服務工作,他們吃住都在工廠內,甚至子女上學都在104廠附屬的子弟學校中。
這是104廠福利的一部分,徹底解決工人的後顧之憂,讓工人們把全部精力都用到生產建設上。
當然了,為了避免出現“大鍋飯”的情況,104廠內部還是有競爭,比如車間和車間之間,各個技術小組之間,甚至是食堂之間,競爭廣泛存在,如果某一個單位連續三次評比墊底,那麼這個單位將會被裁撤,所有人員全部調出104廠。
這個看似殘酷的規定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04廠從成立到現在,產量節節攀升,質量穩步提高,對促進蘭芳的軍隊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就在不久前,104廠將一大批正在使用中的機器拆解下來運往德國,這是蘭芳和德國協議中的一部分,104廠藉助這個機會進行了機器的更新換代,現在104廠的機加工水平在全世界都是領先的。
這種領先反饋到生產上,就是優秀的產品質量,蘭芳軍部有過測試的,104廠生產的B2式步槍,有相當一部分可以直接用來當做狙擊步槍使用,加工精度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程度,在蘭芳的所有軍工企業中遙遙領先,所以現在很多部隊在換裝的時候點名要104廠生產的產品,寧願等待一段時間也不願意將就。
射擊場旁邊有涼亭,涼亭內的桌子上,擺著各種各樣的槍支,有最原始的劉易斯機槍,也有目前已經停止生產的20式,也有測試場上正在測試的新式機槍,還有很多僅僅是小規模生產的驗證槍,這些都是為了技術儲備生產出來的樣品。
新式機槍從表面上看很像是曾經的FN公司生產的minimi,造型短小精悍,結構緊湊,充滿工業的機械之美。
看到秦致遠注意到新式機槍,傑弗瑞·迪福還有點不好意思:“新式機槍的設計基本上達到要求,射速每秒十發左右,彈頭初速達到900米每秒,槍機壽命五萬發左右,重量上還和陛下您的要求有差距,現在包括一個200發彈箱在內,重量差不多是15公斤,這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傑弗瑞·迪福嘴裡說著不好意思,臉上的自豪還是溢於言表。
傑弗瑞·迪福的眼睛裡佈滿血絲,表情既疲憊又亢奮,可想而知,以傑弗瑞·迪福為首的工程師們最近一定沒少辛苦,正因為有他們的付出,所以蘭芳軍工才會有長足進步。
“這不是你們的錯,材料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產業,飯總是要一口一口吃。”秦致遠不著急,能有現在這種效能已經很不錯了。
蘭芳的材料研究的起步還是很高的,因為蘭芳和法國的關係,法國人對蘭芳並沒有藏多少私,蘭芳基本上是在法國科研人員的研究基礎上開始發展的,這讓蘭芳的材料研究少走了很多彎路,至少和英、法、美比起來,蘭芳現在並不落後,甚至在某些特殊領域,因為秦致遠的不限額投入,蘭芳的材料研究已經走到世界前列。
當然了,這個年代的材料研究水平還無法和半個世紀以後相比,所以現在拿出來的輕機槍成品比秦致遠記憶中的minimi要重五公斤左右,這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以後材料研究出現進展,那麼重量還會進一步減輕,現在要解決的有沒有的問題,其他問題以後再說。
“在研究新式機槍的過程中,我們有一個設想,如果我們能有一個成熟設計,那麼我們就能透過更換槍管這種方式增加機槍的威力,同時還可以採用更換兩腳架或者是三腳架這種方式增加射程和穩定性,那樣的話,我們只需要生產一種機槍,就能同時滿足輕、重兩種機槍,甚至是高射機槍的需求,當然現在這還只是一個設想。”傑弗瑞·迪福提出的這個設想很令人振奮。
“很美妙的設想,這個想法很有意思,回去寫一份報告出來,需要多少資金直接申請,這個想法如果能實現,你們會得到一個嘉獎。”秦致遠大方。
在秦致遠的記憶中,傑弗瑞·迪福提出的這就是通用機槍的概念,如果是單純的一個設想,這並不值得秦致遠承諾提供無限制研究資金,但這是104廠第一次在沒有秦致遠提示的情況下提出一個新概念,這確實值得鼓勵。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