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另一個時空中的PLA,他們雖然武器簡陋,他們雖然處境艱難,但PLA們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最終贏得了抗日戰爭,贏得了解放戰爭,並且力抗聯合****不落下風,這是何等的強大。
秦致遠想在這個時空建立一支和PLA擁有同樣信仰的軍隊,那樣蘭芳將永遠都會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了,限於客觀條件,秦致遠不會使用“主義”思想來武裝部隊,而是使用“人民子弟兵”的概念,來加強蘭芳軍隊的思想政治教育。
沒錯,這一點不用懷疑,思想政治教育並不是另一個時空中的PLA獨有,而是全世界都普遍實行的一種方式,就連世界霸主美帝,也從來沒有放鬆過思想政治教育,甚至在某些方面,比PLA的要求更加嚴格。
秦致遠也要加強思想教育,用“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武裝蘭芳軍人,讓他們具備堅定信仰,還全心全意為蘭芳服務。
其實說起來,蘭芳的軍人本來就是蘭芳的子弟兵,這不是假大空,而是事實。
早在蘭芳立國之前,當時的外籍軍團就開始動員外籍軍團的家屬移民,最先是向科西嘉島,然後是當時的荷屬東印度。
秦致遠當初是想在荷屬東印度搞一場“和平演變”,但沒想到荷蘭人居然如此不經打,僅僅是幾個月功夫,荷蘭人就被一群外籍軍團訓練了幾個月的農夫趕出荷屬東印度,蘭芳就誕生在這一片混亂之中給。
立國之初的蘭芳,國內除了蘭芳本地的華人華僑,就是從民國移民過來的外籍軍團家屬,所以蘭芳的軍人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這一點毫無疑問。
秦致遠就是要用“人民子弟兵”的軍民魚水情,喚醒將士們心中的保家衛國之心,讓蘭芳的軍人們能全心全意保衛親人們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這樣蘭芳的軍隊才會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
恐怕就連福煦本人也沒想到,他的各種嚴格要求,會造成現在這個意外之喜。
就在盡心盡力的提高蘭芳軍人素質的同時,福煦也沒放鬆蘭芳的軍官梯隊建設。
福煦本人在法國擁有巨大聲望,從軍幾十年,福煦的門生也遍佈整個法國,其中有些人混得不錯,目前在法軍中身居高位;有些人就比較失意,正處於個人軍事生涯的低潮期。
福煦利用自己遍佈法軍的各種關係,從法國僱傭了數百位職業軍官,作為軍事顧問加入蘭芳軍隊。
這些軍事顧問廣泛存在於各軍中的參謀部,他們在蘭芳軍隊的正規化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可以說,沒有這些人,蘭芳軍隊的正規化不會如此的順利,不會達到目前的效果。
再安排來自法國的職業軍官進入參謀部的同時,福煦在望海州的三發市成立了陸軍學院和海軍學院,用來為蘭芳培養真正屬於自己的軍官梯隊。
這一舉措受到了秦致遠的大力支援,於是在秦致遠的干預下,陸軍學院被分為步兵學院和炮兵學院,又增加了空軍學院和裝甲兵學院,蘭芳終於在真正意義上有了屬於自己的軍事院校。
其實早在科西嘉島時期,秦致遠就設定了軍官學校,不過那個學校更類似於短期培訓班性質,並不能真正培養出科班出身的軍官,這一直是秦致遠心中最大的遺憾。
現在好了,在福煦的幫助下,蘭芳的軍事院校成立的非常順利,並且在一開始就擁有有一個相當高的起點。
說實話,外籍軍團雖然看不上法軍的戰鬥力,但是也不得不承認,法軍在某些方面,很有自己的獨特思想。
比如炮兵,法軍就擁有現在全世界最優秀的炮兵。
早在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法軍就非常重視炮兵的培養,福煦、利奧泰、貝當、甚至是已經淡出大眾視線的尼維勒,他們全都都是炮兵出身。
在世界大戰剛開始的時候,法軍的炮兵建設走入了一個誤區,小口徑的速射炮成為法軍的主力火炮,對於大口徑重炮則不甚重視。
法國人畢竟有底子,當在實際戰爭中發現自己已經走入誤區,法國人及時反省,開始重視重型火炮。
到了世界大戰末期,在西線發生的幾乎所有戰役中,法軍部隊一直是以炮兵的形象出現,他們的重炮在戰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給德國人造成的威脅遠遠超過了德軍炮兵給協約國部隊造成的威脅。
嗯嗯,不管法軍如何沒落,他們總有可取之處,秦致遠就是要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