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個時空中,俄羅斯布林什維克憑藉著對敵人和對自己人的冷酷,向全世界結結實實的展示了一把什麼叫英勇無畏。
但除了英勇無畏,俄羅斯布林什維克的戰鬥力實在是乏善可陳。
只不過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俄羅斯才會湧現出那麼多的“名將”,如果俄羅斯人戰敗,可想而知,很多人都將背上“屠夫”的標籤。
但現在,陳永福和卡爾馮他們感覺自己才是屠夫。
俄羅斯人的攻擊看似無窮無盡,基本上沒什麼章法,也不搞什麼“線性戰術”,“步炮協同”,就這麼每人一支加裝了刺刀的步槍,高喊著“烏拉”的口號往上衝。
前赴後繼的往上衝。
或許是劉子正和葛立夫的攻擊給了俄羅斯人足夠的壓力,俄羅斯人不惜一切代價要打通這個通道,否則的話,十萬布林什維克將被外籍軍團包餃子。
這對於目前的布林什維克來說,是無法承受的損失。
布林什維克正處於三線作戰中,任何一路失控,都有可能導致滅頂之災。而如果這十萬人全軍覆沒,那麼在莫斯科以南將失去所有的防禦力量,也就是說,到時候外籍軍團和鄧尼金的部隊就將直搗莫斯科。
於是壓力透過布林什維克軍隊的指揮官,全部轉移到陳永福他們身上。
其實從昨天開始,陳永福他們就開始在戰死的俄羅斯人屍體上搜檢物資,想盡可能補充一些消耗。
但結果令人失望,地上有俄羅斯人丟棄的步槍,但是沒有子彈,包括哪些剛剛倒下的屍體上,也沒有發現多少子彈。
這個結果令陳永福又是高興又是擔憂。
高興的是俄羅斯人的後勤不暢,他們也沒有太多的物資裝備軍隊,那麼戰鬥力就不會太強。
擔憂的是這樣一來陳永福他們就無法透過戰場獲得補給,子彈是打一發少一發。
哪怕是打一發少一發也要堅持下去,俄羅斯人沒有後路可退,外籍軍團也同樣沒有後路可退。
於是戰鬥愈發殘酷。
為了提高殺傷效果,陳永福把子彈儘可能的收集起來,交給十幾名射擊技術比較高的戰士使用,其他人儘量不要開槍,準備和俄羅斯人進行白刃戰。
“來了……”戰鬥單調的令人麻木,卡爾馮甚至連高聲示警的心情都沒有。
呯……
雖然距離還很遠,但還是有戰士開槍,這說明他們有足夠的把握。
果然,大約500米開外,一名俄羅斯人一頭扎倒在地。
陳永福沒有興奮,他知道,這是鄭經打得。
鄭經現在是專業狙擊手,槍法非常準確,以至於陳永福安排了兩名傷兵幫鄭經上子彈,讓鄭經能夠心無旁鷲的狙擊。
呯……呯……呯……
毛瑟98B步槍的聲音單調無比,響得不緊不慢,俄羅斯人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但其他人恍若未覺,腳步依舊堅定。
呯呯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