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六個月以前,望海州的鋼鐵廠開始立項。
新年過後,大約6000名工人來到望海州的坤甸,正式開始鋼鐵廠的建設。
這6000名工人大多是來自安南和蘭芳本地,也有部分是來自民國的新移民。
當然了,新移民在其中大多充當工頭或者是班組長,他們的地位總是要比安南人和本地原住民要高上不少的。
蘭芳政府雖然給予新移民各種優惠,比如分房子分地,但總會有些人不願意務農,或者說不屑於務農,於是這些人就被分配到各個工廠裡,他們將來不出意外都會是工人。
蘭芳的工業雖然已經有規模巨大的計劃,但到目前為止除了大慶的油田,其他的還都是圖紙,新移民們想要成為工人首先要把工廠建起來才行。
於是這些本來以為一步登天成為“城裡人”的工人們,第一份工作就是建設工廠。
這本來無可厚非,但在某些不甘於“平庸”的人眼裡,這就等於是大材小用,他們自然會生出“不公平”的心思。
再加上某些有心人從中挑撥,於是一場大罷工終於釀成。
經過四個月的建設,鋼鐵廠其實已經初見雛形,這裡的土地原本就是已經平整好的,各種物資供應都非常充分,目前廠房和工人宿舍已經全部完工,大型裝置已經進場準備組裝,最多再過半年,鋼鐵廠就可以基本完工。
快嗎?
相對於每天準時上下班的發過來說,這個速度確實是快。
但相對於沒日沒夜趕工的華人們來說,這個速度是應該的。
勤勞的華人一旦看到希望,他們的熱情無與倫比,雖然坤甸政府多次重申要勞逸結合,但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加班,他們要儘快完工,好拿到更多的獎勵。
那些安南人和本地的原住民都是僱傭來的,根據事先簽訂的協議,工期被定為一年,每提前一天完工,坤甸政府就會給予一定的獎勵。
當然了,這種激勵方式,在某些人眼裡,也成了資本家殘酷壓榨公認的證據。
好吧,在某些人眼裡,有錢人別管是做什麼,都能成為壓榨工人的證據。
發生在坤甸鋼鐵廠的罷工事件,立即引起坤甸政府的主意,當天上午,首相黃博涵就從蘭芳政府所在地泗水飛到坤甸,會同坤甸政府一起解決這件事。
這是蘭芳境內的第一起工人運動,也是蘭芳立國之後的第一起群體事件,這件事如何處理,對於以後處理類似事件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所以別說是政府,就連《每日新聞》也派出了記者前往坤甸。
在一直充當指揮部的臨時帳篷裡,工人代表正在和資方代表以及政府代表談判。帳篷外有荷槍實彈的軍人警戒,更遠一點的大樹底下,黃勵和吳青坐在竹製躺椅上等待,兩個人的面色都不好看。
“還真特麼的讓《內參》說著了,這幫老毛子果然不安好心,這幫瓜娃子腦殼也是壞掉了,居然相信那些老毛子的,念這麼些年書,學問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黃勵表情陰狠,嘴裡罵不絕口。
“你就消停點吧,非得咱們被髮配到龜背島上你才甘心?”吳青拿著個大蒲扇忽閃個不停,嘴裡也抱怨個不停。
黃勵和吳青率領第32團返回民國,結果因為處理不當,導致“天津碼頭事件”的發生,這兩個人本來應該一擼到底,但秦致遠念在兩人在歐洲也立下了汗馬功勞,只是每人降一級罰俸半年了事。
黃勵和吳青都是老資格,他們在LLL公司裡都是有股份的,雖然股份不多,但也比薪水多得多,因此罰錢什麼的根本就不在乎。
不在乎錢沒事,但有東西讓他們在乎。
因為這次犯了錯,兩個人被排除出北征軍團,調到坤甸擔任駐軍司令,還是兩個人搭班子。
這下可成了福禍與共,吳青在黃勵面前也沒了絲毫的拘束,該抱怨的抱怨,該嘲笑的嘲笑,兩個人的關係倒是好了不少。
“什麼叫我消停點?我做什麼決定不是你也同意的?如果你這麼參謀長不同意,我能幹啥?”黃勵當然不承認。
“哼哼,現在放權給你,一會該抓抓,該打打,千萬別客氣。”吳青眉毛也不抬一下的老神在在。
“抓?你敢抓?”黃勵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