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是第二天就開始進攻,但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第二天,雨勢進一步加大,預定中的攻擊行動原本是要被撤銷,但在明石元二郎的極力要求下,戰鬥按原計劃執行。
下雨是不怕的,哪怕是下刀子,明石元二郎也會要求按照原定計劃發起攻擊。
在明石元二郎眼中,這法國人啊,什麼都好就是太嬌氣,而原本還能算得上吃苦耐勞的華人,在歐洲也變得腐化墮落,鐵別是秦致遠……
不對,秦致遠已經加入法國國籍,現在算是法國人,那麼秦致遠腐化墮落是正常的。
這麼說起來,數典忘祖的人似乎是更應該被唾棄!
似乎畢竟只是似乎,現實是明石元二郎率領的第六師團必須接受秦致遠的指揮。
和往常一樣,戰爭還是從炮擊開始。
因為天氣原因,地面條件並不好,為了保證炮擊效果,炮兵們更多的使用榴散彈和毒氣彈,對德軍陣地進行了長達三小時的炮擊。
這種大手筆令明石元二郎瞠目結舌。
日本人也是有炮兵的,和“鋪張浪費”的華人炮兵和法國炮兵相比,日本人的炮兵實在是太節儉了。
日本軍中現在裝備的火炮,每次作戰時最多攜帶三到四個基數的炮彈,每一次炮擊都是算著打的,能不用就不用,實在不行必須要炮兵助陣,也是能省就省。
實在是日本人在遠東沒有對手,自日俄戰爭之後,日本人在遠東的對手看似只有華人一家,但北洋政府又是個不爭氣的,北洋政府的軍隊裡連機槍都沒有多少,更不用說火炮。
所以日本人在遠東那一片看上去真的是無敵,這也導致日本人的野心越來越大,他們已經不滿足於獲得的現有利益,而是準備謀求更大利益,這次主動向歐洲派兵助戰,就是日本為了提升話語權的手段之一。
其實日本人心裡比誰都清楚,如果北洋政府不向歐洲派出部隊,那麼日本政府也可以不派,因為兩兩相較之下,西洋各國還是會支援日本人。
但在北洋政府已經派兵的前提下,日本人就無法隔岸觀火,如果日本人不做點什麼,等戰後坐地分贓的時候,日本政府可能將會一無所獲。
幸好自己來到歐洲,能夠親身感受到這支華人部隊的戰鬥力。
當看到華人炮兵萬炮齊發的時候,明石元二郎暗自慶幸,如果這支部隊回到遠東,那麼日本軍隊如果在不明底細的情況下和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發生碰撞……
想想都肝顫!
連綿不斷的炮擊似乎永無盡頭,但運輸炮彈的華人炮兵們還是奔走如飛,操縱火炮的華人士兵們還是動作標準規範,他們似乎不知疲憊,想要使用炮彈把德國人的陣地淹沒。
這種強度的炮擊之下,明石元二郎感覺德軍陣地上已經沒有活人,就算是不被大炮轟死,也一定會崩潰吧……
沒有人能在這種程度的炮擊之下存活!
明石元二郎在心底給防守的德軍下了定語,同時面色越來越難看。
先別說華人炮兵們的精確度如何,單單是保持這種工作強度的持續時間,已經令明石元二郎非常不安。
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的炮兵,在之前的遠東地區,從來沒有出現過。
雖然明石元二郎不願意承認,但明石元二郎也清楚,在炮兵這一項上,日本軍隊已經落後於華人部隊,最起碼落後於面前的這支華人部隊。
“報告,炮一團完成預定炮擊任務!”有軍官向聯合作戰指揮部報告。
“報告,炮二團完成既定炮擊任務!”
“報告,炮三團……”
明石元二郎已經麻木,他現在根本不想聽到這些部隊番號。
“C06地區,再來一次火力覆蓋,那裡還有動靜。”前線隨時都有訊息傳回來。
轟隆隆的炮聲再次響起,明石元二郎最初還試圖計算炮擊的次數,以推測華人炮兵部隊的戰鬥力。
沒過一會,明石元二郎就放棄了計算,因為華人炮兵所謂的“再來一次”根本不是論次算,而是按時間計算,所謂的“再來一次”就是再進行半個小時的炮擊……
實在是浪費啊!
聽著震耳欲聾的炮聲,明石元二郎感覺自己的心在滴血,雖然這些炮彈以及打炮的磨損不是有自己買單,不過明石元二郎還是有種撕心裂肺的感覺。
大陸國家,果然都是習慣了鋪張浪費的“鬼畜”,他們根本不配佔有那麼多的天然資源,如果把這些資源給勤儉節約的日本人,日本人一定能引領人類邁向“全球共榮圈”。
明石元二郎心中瘋狂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