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這裡的捨棄並不是她記憶裡抹去就完了,是真的要將現實中的那個人抹去的!
書上沒具體寫那人被抹去後會怎樣,是有重新一段或是多段人生,還是就直接消失了,再也沒有活著的機會?
她不能因為自己的慾望就做這樣的事,更何況是她記憶裡最重要的人,讓她能安穩離開這裡,難道就只會抹去一個?
若她真的狠心,這會不會算是她生生世世帶著的罪責,因為自私自利而將他人置於不顧?
她不是那樣的人,更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慾而決定別人的死活。
所以最終她決定捨棄自身的能力,那些書上面並沒有說明這捨棄具體是怎麼個操作法,只是言明瞭各種需要過的關卡。
按照關卡數量,也決定了難易程度,越簡單關卡數量也就越多,像是分散了難度;
而關卡越少也就會很難,各種機關都是常事,卻還夾雜著一些神秘力量和選擇者的選擇項。
這特麼的分明就是個遊戲啊,還是單方面欺負她的遊戲,她看到那裡的時候,就問了空氣,截止目前有多少人經歷過這種事的?
答案竟然是加上她共兩人,那麼第一人是誰?她竟無權過問?
一遍遍的在重新整理她的認知,一遍遍的在歷練她的性情。
“不說就算了!”
既然如此,她又很有自知之明,書上說關卡越多越簡單些,可戰線太長她反而會猶豫不決,
再說她自己的本事也不一定在那麼長的關卡里每次都能順利,
還是越短越好,她也能趕緊完成回到阿逸的身邊,她不能錯過孩子們的成長!
這一塊她選擇了最少的三個關卡,也選擇了失去自身能力的,
她已經做好了又聾又瞎回去,希望阿逸他們不要對那樣的她太過失望吧。
一旦定好,她就不會再想,很乾脆的走向了旁邊的書架,那裡陳列的都是她問出“這裡是哪裡”的答案,也是書最多的。
她很想知道自己來的地方是哪裡,為什麼這裡這麼詭異,這裡的那些類似於人的“人”,為什麼會是這樣的,這個地方又是地球的哪裡?
她指到的書基本上與她在進來時看到的場景很類似,都是這個星球所包含的所有物質程序上的演變,
看過的她就直接跳過去看下一本,她沒有時間再浪費,也很現實的認為,自己以後回去也會生老病死,
若真能再次投胎,也定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能帶著累世的記憶。
她也不是好奇寶寶,非要將自己見過的地方弄個通透,回到原來正常的生活中才是最主要的,
她的心意一旦確定,那就是很決斷的,無論何時無論多大的誘惑,於她而言都是阻礙。
因為快速也因為她不斷跳過,很多東西都是快速路過了下她的眼簾以及很少的文字進入了她的腦袋。
這一方書架雖是書最多的,但也應該是她看的最快的部分吧,看到最後,她終於算是弄個大概清楚,很大概!
總結下來就是宇宙蘊含陰陽,我們能看到的自然算是陽,當然也只是陽的很小很小一部分,
陰陽和合才算是造物主最大的手筆,星羅雲佈相互依存又相互牽制,最簡單的說法就好比是一個全乎的機構一般,每一處都有其存在性。
而她所在的地球,的確是這宇宙萬物中的一粒連塵埃都算不上的地方,不過是正好處於這行星分佈最有力的軌道,
才有了這欣欣向榮般的溫床,可以週而復始生生不息,這種地方不止一處,有自生而成,有調整而成,當然皆是造物主的安排。
她所在的這一處行星應該是自生而成的,雖小的不如塵埃,卻又得到了相應的重視,
所以才有了她之前所見的“機構”來按照宇宙法則、行星平衡法則以及適用於這個行星的各種規則進行操控管理。
她那會兒看到這裡時,還向窗外張望了一下,如此她倒是覺得有些合理了,人家可不是對她這粒有些感知能耐的塵埃不屑一顧麼。
這“機構”裡的算是“高階”生物吧,有伴生著地球最初孕育而出的,有其他行星上被送過來的,總之都是差不多的水平。
這個行星管理機構所在,的確是需要穿過海底深處,才能到達的,只是並不在海底,而是地球內部的遊離區域。
像是留門一般,那海上蒼嶺不過是古秘術上模糊的說法,的確得透過一種介質及方式才能敲開這個門進來。
他們也有獨屬於自己圈子裡的規矩,當然,任何層面的一類物種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目標。
宇宙浩瀚,看似繁複卻又極為簡單,化繁為簡其實並不是人類大腦的一種認知,而是早就被用爛了的方法。
不說那些過於大的層面,只說她所在的人們稱之為地球的行星上,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陰和陽貫穿其中。
陰、陽法則是最純熟的模式,都不需要多費力的,就能使管理達到基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