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分封,可是讓大皇子安心了,他是對自家三弟沒有了一絲的介懷,難得的回到了小時幾兄弟玩在一起的時候。
他因為一直被彈劾被壓制,心裡鬱悶極了,之前一直是防著各處,此時他卻覺得自家三弟是個可以喝酒聊天的人。
他有這想法,也是因為這三皇子沒有一絲爭皇位的樣子,他能感覺得到,三弟對那位置並無興趣。
要說這第六感,女人強烈是因為她感性所致,而男人也自然會有,只是他們更理智,所以很少會相信感覺罷了。
對於大皇子的靠近,唐蕭雲是很抗拒的,他雖對皇位沒有興趣,但是對自家父皇的關心和整個大燁的守護心都是存在的。
他絕了那高高在上的想法,卻不忘初心的明白大燁有今日多麼不容易,聽到大皇子的抱怨,他一聲不吭。
不能壞了父皇的事,但是也實在做不到附和他,只能跟他一個勁兒的碰杯,直到將大皇子放倒讓人給抬了送回去。
他也喝了不少,卻仍然很清醒,看著天上升起的明月,他回想著自己以前也擁有過的守護大燁的一腔熱血。
想起來那些年逸弟隨時與他在一處時的開懷場景,想起來自己的正妃走時對他說過的話……
若有一日他必須按照父皇的要求即位,那時他還能找回自己守護大燁的激情嗎?
他有這想法就說明,他不是那些有霸佔心理的皇子一樣的人,他是個有責任心的人。
他有自己的理想,那就是同父皇一樣能夠守護大燁,將大燁建立的更好更堅固!
他比誰都清楚,消磨了自己理想與激情的是他自己,作為想要那位置的皇子,又怎麼會沒有野心?
可是在他同樣用心思、失去兄弟、差點死去、親人離世等等一系列的事情發生後,他才發現自己錯的離譜。
他在病床上一遍遍的問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皇位嗎?可他失去了所有,醒來後發現自己竟然還活著時,他欲哭無淚!
活著,卻失去了那些他認為會一直陪著他的人,即使真的得到皇位,他也不會再有以前的快樂,他到底圖了什麼?
原來他的理想是能得到那位置的同時自己在意的人都能一直陪著自己,恍惚之後,他才發現,他不配!
只要有才能、心正,能夠做到為大燁著想,聽的進去勸誡,基本就能做到守好大燁,這樣的皇子可以按照要求培養起來。
可他想要的太多,在他心裡那些他在意的也一樣重要,他做不到心狠。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仁德其實才是皇上真正看重的!
當日他剛能起身,皇上就親自去見了他,看到他的自責、無奈、痛苦,皇上也才終於將目光放在了他的身上。
他有過什麼想法,之後又經歷了哪些心理路程這些皇上都知道,卻沒想到經歷過後,他不是更狠更有扭曲的野心。
而是自責,覺得自己實在羞恥,不堪大任,他對於失去的各種感情而感到難受,這就說明他是個能反省、自省的人。
再說他的才能,各方面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很出色,每做一件事都是從大燁發展的角度出發,只要是對的,多難他都服從並一定幹好。
若有問題,他就是頂著得罪他這個父皇也要說出來,並且會建議,在他絕了那心思後更是忠言逆耳,極力爭取。
他的做法讓其他皇子都笑話,可卻私下得到了皇上以及楚閣老等人的一致認可。
皇上能最終決定將這皇位託付給他,自然也是一番考較後決定的,他自己辛苦一生打下的江山,自然明白現在這江山最需要什麼人。
他的餘生沒有時間讓他想著如何享受,而是能將自己的重任託付給值得、適合的人,能讓大燁在他子孫的手裡越來越好才是最重要的!
選擇這樣的唐蕭雲他還有一個考量就是廉親王府,
他們兄弟即使有誤會也定會彌補,因為唐蕭雲很渴望,也因為那兩個孩子知道什麼是大局。
他們能同心同德的在一起,能為這大燁以後多方思量,聽的進去諫言,堵得了外族勢力,這樣就很好了!
他與廉親王的兄弟之情能延續下去,老三與逸兒能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就是最好的安排!
所有事情按照他們的理想路線在進行著,可是很多事情的推進並不會等著給各方時間準備,它說來也就來了。
在九月中旬起,她們各處就都收到了北疆邊境有異動,那邊每年只有冬天災害時物資緊缺,才會有騷擾大燁邊疆百姓的舉動。
今年卻出現的過早了,這很不對勁兒,她和阿逸,還有父王的人都收到了愈演愈烈的訊息。
舅舅和義父也都將訊息轉了過來,可見那邊的異動很不尋常。
最近父王進宮很是頻繁,幾乎日日都要進宮,他們在針對邊疆的情況開啟了各方面的佈防,並且也給唐蕭逸發訊息,讓他趕緊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