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張世棄這等豪傑,給同樣以勇力自負的黃秋生太大震撼,還是天生分軟骨頭。
這個指揮一被擒獲,稍稍盤問,就一五一十的將自己所瞭解的這支女真後軍的內情和盤托出。這傢伙倒也受到了優待,五花大綁扔在山中的一個瞎子洞中,食水都不少他的。
來襲之敵,果然是以李家成率領的李家家丁為主力,雜以數百女真韃子,足足有一千騎的一支浩大力量!大明北軍馬林部雖人馬三萬,其多為步卒,騎眾不過此倍數。
此刻已經是下半夜時分,再過一個時辰,陽光就該從東面山巔上投射過來第一道光芒。
這漫長的一夜,似乎就要過去了。
清源縣多有關於當年金羅申老太爺的傳言,那是一人一馬一弓打平了整個清源河谷的人物。但是畢竟隔的時候久遠了,可是現在,出自金老太爺一手調教出來的張世棄,已經震懾所有人。
俘虜頸項折斷那一聲清脆的響動,此刻猶自在各人耳邊迴響。
而經歷了這一場夜中驚變之後,張世棄仍然言笑不減,在與成龍和馬雷兩位商議後,更堅持向北。這看起來溫和好脾氣的張少爺,竟然還是這般鐵打的性子!
雖然決定了方向,並不代表張世棄真的驕狂得以為自己就真的不擔心於途還有什麼變故了。
如果真的有變故生……
目光向著北方的女真聚集地所在方向望去。
夜色沉黯,站在群山之間,並不能看到山谷出口的半點痕跡。
嘴角浮現出一絲淡淡笑意,頗有點灑脫不羈的意味,隱隱約約間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三分少年意氣的期待。
印懸峰頂,血腥氣息猶自未曾消散。
天色漸漸的亮了起來,陽光躍過山巔,驅散了烏雲,不知不覺,天晴了。秋日暖陽映照得遼北左近大山之間一片通透。
晚上勁厲呼嘯的寒風已經平息下來,藍得近乎透明的天際之下,莽莽群山一片金黃。
這是一個邊地當中難得的秋日好天氣。
但是在這群山之間,籠罩在一支漢家隊伍之上,卻盡是肅殺驚惶的氣氛!
一支支響箭在山間呼嘯升起,或在左或在右。每一支響箭升起,就代表著有一小隊女真卡住了某個山口或者某條道路。
一開始這些響箭呼嘯之聲還在頗為遙遠的後方,但是不多時候,這響箭之聲就越追越近!
這原因也沒什麼複雜的,張世棄這支隊伍十人卻要照顧三十幾匹戰馬,除了各自自己的坐騎和馱馬,還有繳獲的敵人的十幾匹,帶上這麼多戰馬,除了自己的乘馬,在馬力將盡是換乘能走長路的上限。山間小路曲折,照顧這麼多牲口,如此速度,怎麼能快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