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如何緊急規避風險,江川不懂,東寶幫忙協調了大陸關係,現在發出警告算是投桃報李。
“新一輪金融危機要爆發?”真衣對他的判斷將信將疑:“您是從哪得到的訊息,這樣的事情能預測嗎?”
“所有的事發生之前都有徵兆,或早或晚、或遠或近,只是我們通常沒有足夠的能力發現而已,”江川當然不能說這是自己的經驗,而且拒絕解釋:“反正我的判斷是全球金融體系即將大崩潰,你們最好兩個月內做好準備。”
“所以您前段時間清倉了所有股票?”
“你倒是挺關注我的動靜。”
“五月份時一家財經雜誌做曰本富豪排行榜時,提到過您變現了所有股票,後續資產增速可能放緩,所以排名可能往下掉。”
江川沒接茬,他之前就名列蘋果十大股東,現在名字消失了,稍微翻翻官網公告就能注意到。
“還有兩個月時間,你去和爺爺、爸爸建議成立一個風險應對委員會,能做多少事就做多少,只要能挽回些損失,你未來在銀行內就有了發言權。”
真衣覺得不可行:“爺爺和爸爸不會答應的,他們會認為我是找藉口介入銀行事務,您總得給我點依據。”
“這是我獨特的觀察、分析世界的結果,沒法給你什麼依據。”
江川本可以編個訊息來源的故事,但那太複雜了,可能經不起追問,所以連故事也懶得編了。
“中國有句古詩,山雨欲來風滿樓,有的人相信會下雨,有人不相信,不管信不信,既然起風了,帶把傘沒有多大損失。”
“問題是爺爺不會相信我說風就是雨,這次危機難道比亞洲金融風暴嚴重?”
“當然更嚴重,性質也完全不一樣,亞洲金融風暴本質上是西方資本對亞洲經濟高速發展二十年的大收割,那是一場伏擊戰。
但這次不一樣,這次是西方資本長期膨脹成了炸彈,然後內部暴雷,這幾乎是難以避免的。”
在江川以前所受的教育裡,有西方每隔十年左右爆發一次危機的說法,雖然時間點基本差不多,但爆得多了大家就習慣了,而且真衣也心知肚明:“您可別迷信有規律經濟危機那一套,雖然九八年曰本因為金融風暴損失慘重,但不等於十年後真的會再來一波。”
這沒什麼好爭辯的,事實就是如此,而且再過十年還有更大的危機等著,這恐怕還真是世界的常態,沒什麼可大驚小怪。
“總之你去和爺爺爸爸說,狼要來了,得組織一支隊伍防患於未然,不管他們信不信,反正你一直鬧就是了,能鬧多大動靜就鬧多大。”
“這太孩子氣了,如果他們就是不同意呢?”
“不同意就算了,幾個月後損失慘重,你就可以盡情嘲笑他們,以後再說什麼就沒人敢不聽了。”
真衣眼睛轉了轉:“既然不一定非成立委員會,那我就去試試,反正沒什麼損失。”
“不是試試,而是必須得拿出你之前魚死網破的勁頭和他們鬧,不然印象不深刻。”
“好吧,我聽你的。”
“如果你爺爺爸爸問起,就說是你自己的判斷得出的結論,別扯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