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江川早就考慮過,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別墅,就找地方自己建一座。
大陸為了拍古裝戲可以建各朝代的影視城,他不過是建一棟房子,相比之下小巫見大巫。
然而建一棟別墅也沒那麼簡單,即便內景在別的地方拍,只建一個拍戲用的外殼,僅選址、買地、辦各種手續到開工建起來,沒有一年半載恐怕下不來。
這部戲的發生時間在夏天,八月底就得開拍,如果自建無論如何都得明年再拍了。
江川這段時間一直提醒自己凡事不要再著急了,要學會延遲滿足,要學會享受生活,走慢一點才能更好地欣賞沿途的風景。
然而當事情無法按照自己已經放慢的計劃推進時,就沒那心情看花花草草了,開始有些不耐煩。
怎麼辦?
小事一件,用最直接的辦法辦。
他反覆研究了別墅照片,覺得這個是所有考察過的幾十棟中最合適的,只要經過簡單改造就與原作相當類似。
別墅價值一千二百萬美元,沒什麼好猶豫的,江川去首爾看了現場,越看越滿意,於是與中介拍板買了下來。
交易是保密的,以後拍攝也對外保密,沒必要將這地方變成旅遊打卡點。
《大長今》都播出五年了,當年的拍攝場地目前仍在作為旅遊點向曰本和大陸的旅行團開放,相關公司挺能坑錢的。
李英愛和金喜善都對江川的操作很驚訝:“為了拍戲就買下別墅,這成本也太高了吧?”
這不能算作電影的拍攝成本,而是一項投資或者資產,不會隨著電影製作而消耗。
韓國人口增長緩慢,甚至開始倒退,但首爾人口卻增加得很快,好地段的好別墅漸漸會成為稀缺資源,以後不怕賣不出去。
其實也沒必要賣,可以自己留著作為紀念,許多導演有保留道具的習慣。
而且以後再來首爾也多一個落腳的地方,也算是狡兔三窟。
在寫劇本設計分鏡的過程中,江川早就將富人家庭的環境也設計好了,於是拿出了圖紙,一邊辦理產權手續一邊就開始了內外裝修改造。
劇中的別墅有機關密室、地下室,這個當然改不出來,也沒必要改,拍攝時有關設施結合攝影棚搭景就行了。
即便如此改造的力度還是挺大的,花園院子以及別墅外觀基本重做,內部裝修也根據拍攝要求改成極端簡約素雅的風格,看起來有股東亞與歐美混搭的味道。
江川稱之為首爾的味道。
《寄生蟲》裡有主要演員就十個,窮人一家四口,富人一家四口,以及前管家兩夫妻。
買下別墅後,江川在李英愛介紹下約見了宋康昊,相談甚歡,一頓晚餐就確定了由他主演窮人家父親,八月二十日左右入組開拍。
奧運會八月八號開始,八月二十日還沒結束,不過對江川而言看前半段就夠了,感興趣的專案都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