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是一種暖色調》投資六百萬美元,雖然題材過於小眾,但全球也拿下了將近一億票房,投資收益比十幾倍。
《熱血高校2》在預售期,已經買票三千多萬美元,破億應該不是問題,那就又是幾十倍的投資收益。
有這樣能力的導演,全世界並不多。
《我是傳奇》這樣的大片,如果在日本市場能斬獲《熱血高校》那樣的成績,那就穩賺不賠了。
那麼花幾百萬美元請江川作為導演參與這部電影,顯然就格局太小了,為什麼不邀請他投資呢?
將利益捆綁在一起,他不但會用心導演,後續發行也必然將傾盡全力。
雖然公開報道里江川和小林真衣都否認關係特殊,但那是早期新聞,明眼人誰還看不出來兩人過從甚密,江川對東寶的院線系統幾乎是召之即來。
既然需要曰本的院線市場,那麼《我是傳奇》直接找東寶合作行不行呢?
這些年曰本本土電影產量低質量差,東寶院線大部分時間靠引進好萊塢影片賺錢,應該會一拍即合。
然而深入調查後就知道不行,姑且不論東寶是否同意投資這缺口的三千萬美元,這麼做可能首先就得罪了江川。
這些年江川名義上與東寶合作,小林真衣也是他的製片人,實際上沒讓東寶投資過一分錢,這是不正常的事情。
小林真衣作為製片人,東寶的實際操控者,卻不讓東寶投資自己的電影,然後院線無限排片,最終影片收益都進了小野寺株式會社。
這是幹什麼呢,看起來是與東寶公私分明,實際上是借雞生蛋。
這就是江川與東寶的合作模式,如果《我是傳奇》跳過去與東寶直接合作,那江川可能就不感興趣了,這錢得給他賺才行。
這些都很有道理,江川認為華納和製片人邁克爾·泰德羅斯有可能這麼分析和打算的。
《我是傳奇》立項一年多了,傳說中導演就換了兩三個,面對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和江川談來談去扯這麼久是為什麼?
除了雙方的經紀人、助理在談,江川也和製片人邁克爾·泰德羅斯透過幾次電話,因為英文水平差距太大,對方又有很重美國口音,溝通並不算流暢。
不過現在返過去再想,邁克爾·泰德羅斯談了大量投資和市場問題,這些在好萊塢並不關導演的事。
或許邁克爾認為自己早就將邀請投資的資訊透露了,然而江川因為語言隔閡沒有理解透徹。
所以現在他的助理乾脆直接挑明瞭,就等著江川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