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奇裡威爾參與的病毒試驗導致生化危機,所以他有深深的贖罪執念,不惜一切代價尋找抗體,試圖拯救這個世界。
漢克斯遭遇的是天災,因為關鍵時刻沒有挺身而出也有深深地贖罪執念,不惜一切代價想把那條小狗送到相對安全的地方,試圖拯救自己的內心世界。
時隔十幾年,好萊塢兩個代表性大牌明星拍了兩部框架基本一樣的電影,但精神頭完全不一樣。
威爾·史密斯雖然處於末世,但高大帥氣,一身腱子肉特別健康。
雖然晚上外面夜魔人橫行,但他的家乾淨整潔如同過往,白天客廳裡有音樂,每天在陽光中為狗洗澡。
他為過去的錯誤深深自責,但仍胸懷世界,相信自己能夠找到解除病毒的抗體。
最後他也的確找到了抗體,拯救了世界的同時也完成了自我救贖,與夜魔人首領同歸於盡,斯嘉麗帶著抗體找到倖存人類。
湯姆·漢克斯也同樣處於末世,但一出場就風燭殘年,走路搖搖晃晃,動不動就吐血。
他不信任任何人,這種不信任不僅僅源於人類之間的資源爭奪戰,更多因為童年經歷,他的父親丟下母親和他參軍,結果一去不復返。
十五歲的時他接到父親的明信片,上面寫著:“希望哪天,我們能夠見面。”
漢克斯興奮地買了一套白西裝,希望能在見面的那天給父親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一直到他白髮蒼蒼沒有盼來見面,最後穿著白西裝死在一路向西的路上。
漢克斯因為父親的背叛而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始終就不喜歡與人打交道,所以獨自在密閉的實驗室中活了下來。
末世中他也沒有和任何人接觸過,更加不相信任何人,活在了自己的世界裡。
他造了個機器人,死後機器人帶著小狗走了,馬馬虎虎也算完成了自我救贖。
好萊塢的精神頭看上去不太好,這片子雖然滿滿的白左溫情,但身處末世竟然不拯救世界了,看起來挺沒勁。
漢克斯比較喜好這種調調,拍過不少類似的溫情三明治電影,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講普世價值的故事。
比如《拯救雷恩大兵》,為了不讓已經犧牲兩個兒子的媽媽傷心,於是犧牲好幾個其他媽媽的兒子,從前線救出她的三兒子雷恩。
江川不想拍類似的電影,已經太對多太套路了。
他也不喜歡宗教隱喻,作品最好去宗教化。
然而《我是傳奇》到處可見宗教元素,男主喜歡禱告,不少臺詞源於聖經,劇本里甚至特別註明紐約大街上的廣告牌上,一定要有一行字:上帝沒有拋棄我們。
這些鏡頭反覆出現,提醒觀眾注意,如此一來男主最終找到抗體以及與夜魔人首領同歸於盡,就能和上帝意志關聯,那麼自我救贖的宗教意味才能最大化。
所以《我是傳奇》不但得創作個好的結尾,劇本內容恐怕也得邊拍邊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