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並不太擔心,電影上映的時間和兩年前的第一部差不多,依然是十八禁的,同學們也依然在放假,可觀條件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江川后援會的人數突破了三百萬,成了金牌大導演,追捧他的電影顯得更有逼格了。
但他也有清醒的意識,這畢竟是一部續集,影片形式和內容都沒有突破,商業性質更多些,能得到值回票價的認可就行,也別指望獲得交口稱讚。
不過真衣作為製片人還是很上心的,早早就組織了宣發人員搞輿論引導,從傍晚開始自己先帶個頭交口稱讚。
網路時代就是如此,傳統媒體的特權很大程度被侵蝕,製片方已經不是被動被評分的物件,輿論環境發生了極大改變。
網上論壇和主流媒體娛樂新聞的影評在晚上八九點鐘也都陸續出來了,總體評價是良性的,概括起來關鍵詞是:“眾星璀璨、不負所望、水準穩定、不落窠臼”云云。
影片的製作水準的確不比第一部差,江川積累了經驗教訓,更加得心應手,甚至在動作處理以及群戲上還有所突破。
負面的評論當然也在意料之內,指責江川作為柏林金熊導演不思進取,反過頭拍之前電影的續集,完全是商業操作。
“作為一位被寄予厚望的藝術家,應該努力在藝術上有所進取,而不是熱衷於追逐金錢。”
這句話代表了大多數負面意見,實際上不是針對電影,而是對江川繼續拍攝漫改電影有些失望。
曰本從沒有出過真正影響世界的哲學家、藝術家、思想家,之所以給予這些人很高的地位和待遇,當然是期望有所建樹,這種渴望是超越大多數國家的。
所以真正的影迷有這樣的失望也很正常,不過憑一部《藍色是一種暖色調》就把這種希望寄託在江川身上,未免有些不切實際,思想深度也是需要時間積累沉澱的。
真衣很興奮地打電話告訴他:“後續的售票情況很好,這部電影的票房情況已經有保證,你絕對是曰本漫改電影第一人。”
有了口碑保證,東寶的發行人員也敢預測了,《熱血高校2》的受追捧熱度可能趕不上第一部,但票房成績不會差太多,應該在一百八十億以上。
江川的確是曰本漫改電影第一人,兩部《熱血高校》的票房總和將近四百億,恐怕之前和未來曰本所有漫改真人電影加起來也趕不上。
事情都是相輔相成的,《熱血高校2》的口碑、票房都飄紅,也督促了邁克爾那邊儘快行動。
九月二十三日,又經過了一星期的反覆拉鋸談判,最終江川與華納簽定了導演合同。
他的要求基本得到滿足,劇本會按要求修改,男配改女主,狗會被勒死,明年三月一日開拍。
不過準備工作立刻就開始,攝製組馬上組建,江川設計分鏡、制定拍攝計劃,會同美工開始設計佈置男主的家,保證能夠按期開機。
前期的許多事是製片人的責任,不過江川十月中旬也得前往紐約和洛杉磯,與威爾史密斯以及所有幕後工作人員見面。
另外他雖然無法指定女主,但有權參與幾個候選人的挑選,到時候也把這事順便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