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入圍三大電影節,兩天後香苗給江川看了一篇《讀賣新聞》上的一篇文章《我們都誤解了雪野江川》。
大概意思是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大家都只看到了雪野江川漫畫、動畫、電影在市場和口碑上都獲得了認可,然而在某些輿論的帶動下,人們卻把這一切歸結為天才創造的奇蹟。
尤其是將目光過多聚焦在雪野江川的不良過去時,這種傾向就愈加明顯。
這顯然是簡單的、偷懶的、自我安慰的思維模式,對青少年有極強的誤導作用。
其實認真考察雪野江川的作品不難發現,其中的專業技巧貫穿始終,而這些都必須透過學習獲得。
文章最後終結道:“雪野江川一定在人們的視線之外刻苦地學習,成功絕非僥倖和偶然。”
還真是天地有正氣,這算是曰本版的勸學篇吧,有人擔心江川成為青年偶像,輕鬆的成功迷惑青少年,帶偏一代人的價值觀。
香苗很不屑:“否認天才,戳破大家的夢想,這種文章真的會令人討厭。”
江川倒是不在乎,這是杞人憂天,不過面對自己的學生總該說點負責任的話::“成功的確需要努力,你應該沒忘了我們兩年前夜以繼日地趕工《熱血高校》,有時候一天只能睡兩三小時。”
香苗還是不以為然:“那又如何,其實誰都明白天才不適合作為勵志的榜樣,實際上更多寄託了大家的夢想。”
既然這麼說江川也懶得教育她了:“那你何必生氣,再說我的讀者沒幾個人會看讀賣新聞。”
天才也有偷懶的時候,經過四個月努力,江川將《熱血高校》後續的分鏡和文案都整理出來了,同時也寫出了續集的劇本。
然後把後續的漫畫連載工作都交給了香苗。
一分勞動一分收穫,江川把相應的稿費和單行本版稅,也分成一部分給她。
香苗很感激:“老師,這原本就是我的工作,沒必要版稅分成的。”
江川堅持分給她,分配不公就是壓榨,許多夫妻都會因為家務幹多幹少而矛盾激化,何況只是師徒關係,世界上大多數忘恩負義背後,實際上都存在利益糾葛。
十一月底的時候有一條關於斯嘉麗的花邊新聞,她與喬什·哈奈特訂婚了。
喬什·哈奈特也是江川喜歡的男演員,主演過《黑鷹墜落》、《珍珠港》以及根據恐怖漫畫改編的吸血鬼電影《三十極夜》,是個大帥哥。
感覺斯嘉麗和他看男人的眼光差不多,早晚把他喜歡的男演員都搞定了。
其實在十一月中旬與斯嘉麗聯絡時,她就說過又墜入了愛河,當時江川就很衷心地祝福了她,沒想到這麼快就訂婚了。
只是他很清楚地記得,斯嘉麗的第一個丈夫是“死侍”瑞安·雷諾茲。
很遺憾,瑞安·雷諾茲也是江川喜歡的男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