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獎是獨立評選,評委是另一波人,弗萊德不太可能知道評選結果,這應該是猜測之詞。
不是說《藍色是一種暖色調》是入圍影片裡中唯一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嗎,怎麼《肥皂》也來競爭了?
江川並不太看重泰迪獎,但斯嘉麗似乎什麼獎都來者不拒,也只得認真地問:“《肥皂》是什麼內容?”
如果此肥皂是撿肥皂的意思,那大家倒真是一路。
江川腦補了一個畫面,兩個一身毛的大漢在澡堂子裡,一個對另一個說:“嗨,寶貝,你的肥皂掉了。”
斯嘉麗也沒看過影片,但聽了弗萊德的話卻留意了劇情,說的是一位三十多少的女性,剛與相處多年的男友分手,搬到了一個小城安家落戶,開了一家美容沙龍。
由於情感創傷,女人一直不願與人真誠交往,常常將些不懷好意的年輕男子帶回家鬼混,還極盡捉弄之能事。
其實就是有點性方面的怪癖。
一天女人結識了住在樓下的一位靦腆的女人,然而很快就發覺她實際上是個男的,但卻自認為是女人,一直在等待變性手術排期。
兩個女人相處並不愉快,一來二去起了些言語衝突,樓下的的女人各方面壓力很大,一時想不開竟然自殺了。
主角當然不會死,樓上女把樓下女送去了醫院,兩人在接觸過程中竟然相愛了。
“擁有女人的靈魂男人的身體,簡直是最完美的情人。”
林賽如是說。
然而情況並非如此,雖然電影沒有演出來,但樓下女後來顯然去做了手術,而樓上女也接受了,一段愛情繼續滋生。
斯嘉麗說:“這故事聽起來很勁爆,所以弗萊德認為今年的泰迪獎將在《藍色是一種暖色調》和《肥皂》之間產生。”
這片子生物學上雖然是一男一女出演的,但卻符合泰迪獎的評審標準,而且的確更加生猛重口味,某些方面自然也就顯得更進步。
何況導演是個年輕女性,長得還挺漂亮,拍這類題材無疑也是加分項。
江川沒打算爭泰迪獎,但現在已經身不由己,拿到了自己沒覺得多光榮,拿不到別人卻覺得不光榮。
“重在參與,”都到頒獎禮了再說這些已經沒意義,江川把運動口號搬出來了:“友誼第一,比賽第二。”
不得不說老話就是好用,言簡意賅無法反駁,連米國人民都服氣,斯嘉麗只能說:“OK,OK。”
林賽嚼著口香糖:“這部電影為什麼叫《肥皂》,肥皂在裡面有什麼用?”
斯嘉麗聳聳肩:“不知道,你認為有什麼用?”
林賽想了想,又看看江川:“好像沒用吧?”
江川搖搖頭:“你是行家。”
大家都笑了。
其實肥皂在這裡是肥皂劇的意思,劇中不停地出現兩個女人一起看肥皂劇的橋段。
江川問林賽:“我想認識梅麗爾·斯特里普,能幫忙介紹嗎?”
林賽有些奇怪:“為什麼要認識那個老女人?”
“我是她的崇拜者。”
“對不起,我幫不了您。”
“為什麼?”
“我和她關係緊張。”
看來米國甜心也不是那麼甜,竟然和飾演她媽的米國阿姨關係不和。
快五點半時,電影宮裡已經座無虛席,這時音樂聲響了起來,提醒大家迴歸原位。
不一會音樂聲激昂起來,評委、組委在大家的掌聲中魚貫而入,頒獎禮正式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