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喜歡這些鍵盤小俠們,《進擊的巨人》的確映照了他們的夢想,明白自己也身處高牆之內,應該為了生存和自由而奮戰,哪怕犧牲生命。
然而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只能唐吉可德般熱血沸騰。
江川在調整設定的過程中,比原作更加貼近了現實,一個故事如果跟現實生活毫無關係,就不能吸引讀者,在漫畫中證明是更加成功的,希望這一趨勢能夠延續到電視觀眾中。
“真是太討厭了,接下去我恐怕要做更多的家務,花更多時間讀書,才能換取看電視的時間。”
“我也是一樣,媽媽一定用能否看《進擊的巨人》來要挾我做更多的事。”
“每週只有一集,要看三個月呢,我擔心會錯過內容,所以已經決定課餘去做鐘點工,賺錢買DVD影碟。”
“我也要去工作,必須保證每個月要存下五萬円,影碟出版以後才能湊夠錢。”
影碟得電視臺播放完畢後才能出版,差不多在今年聖誕期間。
“我只有這時候才會真的羨慕大人,可以隨時看電視,也有錢可以買想買的東西。”
“希望我爸爸也喜歡《進擊的巨人》,這樣我就可以和他一起看電視,也可以慫恿他買一套影碟。”
江川看了這些留言有些感動,有點巨人看著牆內的錯覺。
不過這些對話也觸動了他的創意,於是讓小野寺的宣傳人員在《朝日新聞》上買了一個版面,在超大巨人的背景下發了一段道歉廣告。
“非常抱歉,《進擊的巨人》動畫播出後,可能會造成一部分人不能溫書、不能工作、不能做家務,這是由於我們追求創作高品質動畫才導致的狀況,在此由衷地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希望觀眾理解幷包容,繼續給予我們支援。”
廣告一出媒體喧譁,叫好聲一片:“巨人進擊,雪野江川王者霸氣!”
“進擊的巨人意氣風發,雪野江川再度一鳴驚人!”
“人氣爆棚之作,宣發令人驚豔,雪野江川魔力再現!”
……
看來出面狂一把還是很有效果的,曰本人崇拜強者的血液不會改變,江川傲慢到這個程度就很像大家風範了。
當然也有不屑的:“這傢伙就是個暴徒,《熱血高校》人打人,《進擊的巨人》人吃人,變態的心理越演越烈。”
“《進擊的巨人》是一部反烏托邦作品,雪野江川作為一名成功人士,表達的卻是對社會的不滿,不明白他創作這種東西的動機是什麼。”
“有文章分析說巨人和城牆代表作曰本的門閥和階層壁壘,這就很奇怪了,雪野江川與門閥的關係千絲萬縷,難以理解為什麼創作這樣的作品。”
香苗也看到了這些質疑的文字,很不屑:“這些傻瓜只會問為什麼,難道真看不出是為了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