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都沒有觀眾投票環節,反而是東方大國的金雞百花獎,是從雜誌讀者票選發展來的。
而且評委選擇也更慎重,像斯嘉麗這樣二十歲的年輕演員成為評委,在上海或者北京國際電影節上幾乎都是不可能。
江川認為奧斯卡的評獎模式相對更加公平,只有公映過的電影才能評獎,票房也是參考的指標之一,這等於觀眾用鈔票投了票。
而歐洲的獎普遍要求沒有公映過,且不能參加過其他電影節,顯得小氣。
奧斯卡沒有排除歐洲電影節,所以許多電影只能先參加歐洲電影節再進軍奧斯卡,反過來則門都沒有。
另外奧斯卡是學院獎,參與投票的評委達到數千人,雖然也時不時爆出公關買票行為,但難度顯然高於搞定歐洲電影節的幾個評委。
這屆威尼斯電影節就九個評委,努力與斯嘉麗搞好關係是不是等於搞定了一個評委呢?
這個真不好說,除非斯嘉麗天性在意公平正義,必須把未來之獅的金獅子頒給最該頒發的人。
江川骨子裡是清高的,沒興趣做雞鳴狗盜的事,想要公關的話早就該著手了。
但像主單元裡那些投資很大即將公映的影片,大部分把首映式都設定了威尼斯,很難保證沒人動這樣的歪心思。
威尼斯與東京有七小時時差,晚餐結束時不到七點,而東京那邊已經凌晨兩點,一行人其實挺疲憊。
斯嘉麗是今天中午到的,現在米國東部時間仍是中午,她也不知如何調整時差,乾脆無所謂了。
所以飯後工作人員回了房間後,幾個年輕人又夜遊了威尼斯,一直折騰到半夜。
斯嘉麗個性開朗,玩性高點子多,玩到最後山田的熊貓眼都更黑了。
江川也玩得很累,回到房間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算是把時差調整了。
不過美空、香苗、椿Kaori早就都起來了,早餐後就陪著斯嘉麗開始看未來之獅單元的電影。
午餐後江川和山田不好推諉,只好也陪著看了兩小時,看了三片。
上午斯嘉麗完整地看了《熱血高校》,表示很喜歡,當時江川還在睡覺,美空說不是客氣話,的確比較喜歡。
而後就很少將一部片子看完,美空說通常看開頭十幾分鍾,中間看一段,然後看個結尾,一片四十分鐘就看完了。
所以抓緊時間的話,未來之獅單元的電影一天就能全看完。
斯嘉麗果然在晚餐之前看完了所有十四部電影,看到後面更加馬虎,有些片子看了開頭十幾分鍾就放棄了。
中國有句話,臭雞蛋咬一口就知道是臭的,西方也有類似說法,乳酪不用等吃完才知道味道不對。
斯嘉麗說味道對的就兩部,一部是《熱血高校》,另一部是法國片《漫長的旅行》,導演是伊斯馬伊·菲魯克奇。
《漫長的旅行》這名稱文藝範滿滿,很容易有同名的、詩歌或者歌曲一類的東西,辨識度不高,江川對這部作品和導演都毫無印象。
斯嘉麗很篤定地說:“雖然還沒交換過意見,不過其他評委和我的看法恐怕差不多,今年未來之獅獎將在這兩部作品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