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過了提交作品最後期限半個月,可能是稽核或者其他原因,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又陸續增加了四部影片,其中有臺灣侯孝賢的《咖啡時光》和賈樟可的《世界》。
在江川的印象裡,威尼斯電影節沒有哪一屆是沒有中國電影參展的,本以為這屆會例外,然而並沒有。
進入新世紀後威尼斯電影節主辦方換了新的主席馬克·穆勒,此人早年留學大陸,在北京生活多年,能說一口流利北京話,對中國情有獨鍾,與大陸電影界關係非常好。
江川記得某一屆威尼斯電影節,章子宜走紅毯時,這個主席一高興給她跪下了,照片公佈後一片譁然。
作為北電所謂第六代導演代表,賈樟可的作品江川當然瞭解,這部《世界》拍的是在一個世界公園內工作的男男女女的日常。
這部電影拍得一般,不算賈導的代表作,而且和中國許多其他導演一樣,他老婆是這部電影的主演。
很早以前江川就想過,電影也是商品,許多創作組合就像每天天不亮就開門的早餐夫妻店,丈夫下廚妻子招呼客人,吆喝著把東西賣出去,商業的本質是一樣的。
至於侯孝賢的新片《咖啡時光》,江川除了官網資訊外,還特地上網搜了新聞,說是臺灣電影,其實這就是一部曰本片,講的是一個東京的愛情故事,除了導演是臺灣的,其餘都是曰本人,松竹映畫投資,去年年底已經上映,票房一塌糊塗。
賈導的《世界》也上映過了,威尼斯電影節與奧斯卡正好相反,原則上不接受已經公映過的電影,這可能影響了兩部片子的報名,不過最終卻獲得透過。
江川記得同樣是賈導的《三峽好人》,某一屆威尼斯電影節都開幕了,照樣插隊提名了主單元競賽,真挺牛逼。
從九十年代末開始,新世紀是亞洲世紀的說法就開始甚囂塵上,市場是敏銳的,電影節作為巨大的宣傳機器和交易市場,反應也非常快,歐洲三大電影節都先後設立了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賈導和亞洲不少新銳導演都是靠這個獎起家的。
所以個人發展離不開歷史程序的推動,趕上好時候和個人能力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江川也算是趕上了好時候,他的《進擊的巨人》企劃也很進擊,跳出了受集英社委託的角度,沒有順著其他漫改的路線走,最終將小野寺定位為製作的主角。
合作的模式實際上與東京少女軍團的唱片一樣,小野寺負責製作,業務合作方是東寶,而後將發行權交給集英社和東寶,兩個渠道同時發行。
這對集英社而言損失了獨家發行權,但仍然能賺到錢。
對東寶而言,或者對真衣而言,TV漫畫不虧錢就行,後續劇場版和真人電影才是重點。
兩家收到企劃書後都很快回應了小野寺,而後都派出了人員開始談判。
談判很順利,無論動畫還是電影都有成熟的合作模式可以借鑑,於是很快進入具體合同洽談。
因為是多邊協議,比之前的雙邊複雜許多,於是合作協議、發行協議、分銷協議、展映協議、保密協議、植入式廣告等等二十多項分別開始談。
江川掐指一算,這不是三、五天的事,出發去威尼斯之前能談完就不錯了。
不過談妥不是問題,東寶那邊有真衣協調,而鳥島也不至於要價太高。
鳥島就是因為明白江川有了獨立製作能力、翅膀硬了才想辦法搞好合作關係,接下去只能平等相待,不然錢掙不到還令漫畫合作也陷入僵局。
談判比江川預期的進展更快,八月二十五日就談妥簽約,鳥島社長、東寶的島谷能成社長以及真衣都參加了。
真衣事後祝賀江川:“您的小野寺短短几個月迅速崛起,開始與大公司分享利益,在曰本商界已經是傳奇了。”
的確是夠傳奇,一年前雪野江川還在給雜誌畫插圖,一個月拿十幾萬勉強混日子,現在卻是小野寺的社長,大半年的營業額已經數十億円。
對江川而言顯然不是文抄那麼簡單,這是個基礎,成功是努力加運氣,同時也得把握住了每一個機會才行。
比如這次企劃《進擊的巨人》動畫,如果只是努力地把事情做好,而不是趁機提出一籃子協議,那麼顯然就是錯過了機會。
而這個機會是鳥島經過仔細衡量後認為不得不給的,結果他卻沒接住,那麼接下去或許就被看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