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影片而言,獲邀提名就是成功了一半,即便沒有獲獎,公映時海報上也會寫上: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未來之獅提名。
看起來不明覺厲,實際上只是品質達到參賽水準而已,和小學生作文提名參加少年宮徵文比賽一個意思。
不過這卻是電影界的遊戲規則,許多大片也這麼做,畢竟電影是商品,只要有助於票房的操作都是好操作。
《熱血高校》獲得了提名,江川很高興,小野寺上下都高興,連東寶的管理層都高興,畢竟這是東寶聯合制作發行的影片,而且大小姐還是製片人。
掐指一算,東寶與國際獎項已經無緣二十一年了,上一部在國際上提名的影片是吉永小百合的《細雪》,第四十屆威尼斯電影節主單元提名,而《熱血高校》是六十一屆提名。
再之前是黑澤明二十四年前的《影武者》,獲得了戛納金棕櫚大獎。
如果這麼算的話,《熱血高校》獲得提名,還真值得寫在宣傳海報上讓觀眾知道。
所以還沒等小野寺反應過來,東寶的宣傳部門已經對媒體放風,東寶時隔二十多年又有作品現身國際電影節,獲得了提名。
這有點令江川惱火,沒想到吹牛逼也是老薑厲害,《熱血高校》是小野寺出品,東寶只是聯合制作,輪到你釋出訊息了嗎?
美空很不滿:“我們不是東寶的附庸,這樣做事很不尊重。”
她想把事情怪在真衣身上,或許就是這個製片人在後面搗鬼。
這個應該不至於,她並非東寶領導層,作為製片人應該更希望這部片子的榮譽屬於她和江川才對,何況只是提名資訊,犯不上搞這樣名堂。
真衣果然第一時間撇清了:“這是東寶宣傳部門的條件反射,我事前不知道。”
只能說這是小野寺方面經驗問題,也是隊伍建設不足。
小野寺一直在招攬人才,雖然隊伍日漸壯大,目前經紀、服務管理團隊已經二十多人,但畢竟新組建,而且目前工作更多是圍繞女團,也不像東寶那樣各種崗位都齊全。
不過對於小野寺這樣的初創公司也只能這樣,隨著經驗積累和磨合完善,工作能力會進一步提高。
獲得了提名之後,江川反而比之前更緊張了些。
作為主創當然希望作品的獲獎資訊寫在海報上,而不僅僅是提名,這個獎能大大加持他的電影事業。
然而對此他並沒把握,畢竟威尼斯電影節藝術氣息很濃,而《熱血高校》打的是擦邊球。
看過《熱血高校》的都說好看,很好看。
這也不奇怪,目前為止只限東寶高層以及小野寺內部放映,誰能說不好看,說法一面倒也就失去了參考價值。
真衣說把DVD拿回家給父母看了:“看得出他們都有些意外,不過最終都表示影片水準不錯,應該能賺錢。”
作為父母,女兒製片的電影,怎麼著也得看看。
而作為東寶老闆的小林義遠更有責任看看,參與制作負責發行,一點不瞭解就說不過去了。
他那句“應該能賺錢”的評語令江川心裡不免五味雜陳,想起《教父》中的名言:“在生意的基礎上,一切皆有可能。”
無論有什麼恩怨,能一起賺錢還是要賺的,沒有什麼比賺錢更重要。
馬基雅維利說人們可以忘記殺父之仇,但難以釋懷奪財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