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招待江川這種國際友人,當然是吃全聚德北京烤鴨,吃別的他也不懂。
既然吃全聚德,當然是前門的總店,陸風林在那訂了包間。
昨晚江川工作到凌晨三點,把兩部作品的分鏡都弄好發給了雅美。
十點醫院開放探視,他又去看了姥爺,中午又去父母兩家轉了一圈。
今天週一,大部分人都上班上學了,只是與長輩們一一道別,他帶著相機,和大家拍了不少照片。
下午他沒讓表哥陪同,自己去廣場和故宮轉了將近三小時。
看看時間差不多了,江川步行沿著廣場中軸往南走,經過紀念堂和前門,沒多遠就到了全聚德前門總店。
總店裝修很氣派,五彩的大門牌樓,許多人在門口拍照,江川也未能免俗,拍回去給大家開開眼。
店內大堂超級大,傳統的八仙桌、木質閣樓,黑漆的櫃檯,青衣小帽的夥計吆喝著穿梭往來。
江川推開包間門進去時有些意外,除了陸家兄妹之外還有幾個人,都在沙發那圍坐,見他到來都笑著站了起來。
陸風林熱情地迎上來:“京都一別已經快三個月了,沒想到咱們再次見面竟然是在北京。”
江川笑著與他握手:“我是臨時決定來北京的,有緣總會再見。”
其餘的人在邊上驚呼:“他中文說得真的很好,一點也沒曰本腔!”
他們之前顯然聊過江川,半個月學會中文的確夠吹半輩子。
陸風林一一介紹,這些都是他們兄妹多年的同學、朋友,今天特地都叫來了,人多熱鬧。
其中三個男的是陸風林的朋友,兩個女的是陸小倩的朋友,職業聽起來都很高大上,尤其三個男的好像都是某某總經理,而且是搞跨國貿易的那種。
零四年已經過了全民皆商的年代,不過北京比較特殊,全國各地菁英薈萃於此。
陸小倩一直微笑跟在哥哥身邊,也介紹了自己的朋友,兩個女孩都和她年齡相仿,剛剛畢業工作沒多久,一個在國家機關工作,一個在外資。
後來她告訴江川,叫上她這兩個朋友是應哥哥那三個朋友的請求,同時也給她作伴。
八個都是年輕人,江川最小,一開始大家對他曰本人的身份還有些客氣,搞涉外工作似的比較慎重。
但畢竟都年輕,江川說起話來也不像外人,很快就熟絡了。
全聚德菜品很豐富,除了烤鴨還有一百多道菜,一桌子全鴨宴。
芥末鴨掌、火燎鴨心、糟溜鴨三白、宮保鴨翅、芋艿燴鴨湯等等一道道上來。
陸風林興致很高:“今天咱們一桌全都是鴨。”
聊多了就知道這些人家境都不錯,上一輩不是經商就是從政,雖然沒有特別顯赫的大富大貴,但也足以支援他們留在北京發展。
話題主要還是圍繞著江川,因為他是客人,而且是曰本人。
這些人都受過高等教育,甚至有陸風林這樣的曰本通朋友,但仍然對曰本充滿好奇。
這似乎是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喜歡還是厭惡,對曰本都有點過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