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江川也勸自己要平常心,不要急於兌現利益,年紀輕輕可以一步步來。
可他等不及,未來越是有無限可能性,他就越急於賺到第一桶金。
如果想要儘快發光發熱,雙開連載是最好的選擇,但這個想法大膽了些,各方面條件似乎都不允許。
《JUMP》沒有雙開連載的紀錄,但以前沒有不等於以後也不能有,常規都是等著被打破的。
許多行業的專案,如果有了更好的替代是可以棄舊上新的,但不適合出版界,腰斬作品上馬市場前景更好的題材是不可以考慮的,沒有這麼胡鬧自廢武功的,這將得罪大量讀者,太監這種事在哪都不受歡迎。
最關鍵是這違背曰本漫畫界的賺錢模式,損害漫畫家自己的利益,對漫畫家而言取得連載只是起步,是得到一個廣告位而已。
連載其實是漫畫家每星期把畫稿以固定價格賣給雜誌社,無論是漫畫家和雜誌社都不是以此為最終目標。
漫畫家賣畫稿的收入只是略高於普通白領,真正賺錢是出單行本。
仍以尾田榮一郎為例,他畫兩個月得到的稿酬與江川一樣只有百萬円左右,但湊足十話出單行本的話,雖然只抽成百分之十,但也有數千萬円,而出版社能賺取數億。
尾田一年能出四、五本單行,他與集英社的收入可想而知。
單行本成功了就動畫化,動畫化後觀眾數量是漫迷幾十倍,這時候才開始大量開發周邊。
這是一部成功作品的基本商業鏈,《熱血高校》開始策劃小說就是打算與單行本同時上市,或許後續還有電影等著,前景看似不錯,是不可能放棄的。
江川對事業有相當恢宏的規劃,目前看開局是好的,但能否貫徹需要很多因素支援。
鳥島主編顯然是相當看好兩個短篇題材的,未來如何發展他的意見很關鍵。
但也不能等待,自身當然也得努力提供些意見,江川打算時機成熟時主動找他談談。
或許可以安排在這個週日的手冢賞頒獎禮之後,前提是自己得有成熟的計劃,否則也談不下去。
姐姐也在中午發來簡訊:“今天課間時有同學在看《週刊少年JUMP》,然後問我知不知道最近出了個天才漫畫家也姓雪野,我告訴他們那是我孿生的弟弟,於是我現在也成了班級裡被崇拜的物件。”
從小到大包括高中雪野江川都與姐姐同校,這恐怕是第一次為她帶來自豪。
姐姐還說:“同學們都說被兩部短篇吊我胃口,應該建議《JUMP》與你合作,把故事拓展開,非常值得期待。”
“那就拜託他們做點事,”江川回道:“既然喜歡完全可以在調查問卷裡向集英社建議,說他們十分想看艾倫和幸平創真的故事。”
每週的問卷調查的確有建議項,建議的人多了當然有可能影響集英社決策,或許應該在後援會以及漫迷論壇裡也發動大家提起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