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役,泰皇軒轅氏與九黎首領蚩尤大戰一百年,終於擊敗蚩尤,將蚩尤五馬分屍,分別鎮壓。至此,九黎族歸降,此後逐漸衰弱。
憑藉掃平九黎族叛亂之威勢,泰皇軒轅氏接連征戰,掃平人族內部所有不穩,一時間泰皇軒轅氏威勢沖天,幾乎踏出那一步。
三千年後,泰皇軒轅氏御女三千,成功踏入混元境,攜三千女仙飛昇九重天界,一時間,軒轅氏事蹟在洪荒宇宙廣為流傳、
泰皇軒轅氏飛昇,人族氣運達到了鼎盛。
至此,人族進入五帝時代,然,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五帝之後,便是人族衰弱之始……
洪荒太光歷59萬年,人族歷經帝少昊、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之後,來到了大禹時代,帝舜末年,江河湖海開始氾濫,洪荒內部天災不斷,此乃人族大劫初始徵兆。
大禹憑藉治水有功,成功踏入大羅金仙之境,不滿當年帝舜絞殺父親之怨,遂發動政變,一戰而將帝舜流放虛空,強勢登位,史稱禹帝。
大禹登位,一改過去之宗法,獨霸專行,竟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德被五帝,挽救洪荒大地於水火,足以開創新的紀元,絕非人族第六位大帝,於是他率先提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意,宣佈對整個人族疆域的統治!
然大禹的所作所為,自然不被所有諸侯認可,特別是遠離人族中樞之地的部落諸侯,更是紛紛自立,一時間,人族有分裂危機。
但大禹不愧是人族第六帝的絕世強者,面對群情洶湧,他征戰三萬年,掃滅所有不臣之臣,擊殺大羅金仙七位,整個洪荒大地血雨腥風。
洪荒太光歷63萬年,大禹在塗山召開大會,建立無上帝朝,國號:大夏,並處決三萬六千名不服諸侯王,斬殺大羅金仙四位,太乙金仙上萬,血氣直衝霄漢,劫氣噴湧,震動整個洪荒世界!
此後,大禹未免其他諸侯繼續叛亂,乃鑄後天至寶九鼎,分別鎮壓九方,九鼎籠罩範圍之內,可以監察四方,能夠遠距離施展帝法,視作分身,至此,大夏帝朝建立。
洪荒太光歷64萬年,大夏曆一萬年,大禹晚年突遇不祥而暴斃,其子啟繼位,繼續開啟高壓統治,然啟之實力不足,雖依靠秘法強行踏入大羅金仙境界,但實力與大禹天差地別。
洪荒太光歷64萬3000年,大夏曆一萬三千年,終於有諸侯率先反派,雖然被九鼎第一時間發現,被啟強勢鎮壓,但也暴露啟真實實力。
至此,大夏帝朝開始不穩,九方十地掀起反叛亂潮,啟鎮壓四方,最終卻力竭而隕落。
啟帝之後,其子太康繼承後位,然太康實力比啟更遠遠不如,若非九鼎鎮壓天下,夏朝已然傾覆。然即便如此,夏朝從啟開始,內部便始終不穩定,始終有諸侯叛亂。
太康在位千年,隨即就被東夷首領羿趁機擊敗,奪得大夏權位,然羿不為九鼎認可,無法自立為帝,遂只得權位,另立太康之弟中康立為帝。
中康修為不高,是故早死,其子相繼位,相之後,遺腹子少康在各方幫助下終於僥倖成就大羅金仙,並強勢奪回帝位。
然少康中興終究只是曇花一現,少康之後,大夏帝朝皇室再也未能出現大羅金仙強者,且九鼎威能也越來越弱,終於在桀繼帝位時,引發了大規模叛亂。
洪荒太光歷65萬9800年,夏桀末年,天下諸侯十有七八皆反,圍攻夏中樞,是年,九鼎崩塌,夏桀斃,夏氏滅,大夏帝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