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雜役弟子反倒成了目前華山最少的,只餘寥寥數人。
當然,不是華山目前收不到人了,而是因為無嶽沅白這個宗主在,華山無人敢做主收徒,就算是身為太上長老的風清揚,也沒有資格開山門收新徒。
反倒是華山腳下,人滿為患,無數從天南地北而來的拜師的人絡繹不絕,已然在華山腳下形成一個小型的城鎮。
來往不絕做生意的商人,求師學武的青年,尋找華山庇護的富家,求華山主持公道的受害者,千奇百怪的原因,讓他們匯聚與華山之下,只為有幸能上華山仙宗一趟。
每日負責攔路、看守山門的華山弟子,都從原來的四人,增加到了二十餘人。
由此可見,華山每日求山之人有多少。
可惜一連數月華山都不見客,不少人漸漸退去,但更多的人都不願死心,十分頭鐵地就在華山腳下待著,甚至有許多人因為華山山道上靈氣氤氳、滋養身軀,乾脆就在山道上給住下了。
再加上,每月初天下各派各門均會上山求水,讓華山腳下的小縣更加繁華、熱鬧。
已有從縣朝城鎮進發地跡象。
“令狐師兄,嶽宗主真的回來了嗎?”
恆山派鄭萼湊到令狐沖身邊,一臉好奇地問道。
自從上一次後,恆山、少林便分別派出了二十名弟子,成為了華山的常駐嘉賓,為此甯中則專門為他們騰出了一座別院,供其居住煉丹所用。
同時每月月初,也會有天下各派武林趁著求取靈水之時,購買一些華山仙宗出品的丹藥,甯中則按照嶽沅白的習慣,直接在華山側峰新規劃了一座丹閣,只不過因為時間不夠只建了一半。
令狐沖看了眼身旁的圓臉師妹,笑吟吟地點了點頭。
旁邊定逸不動聲色地收回目光,眼神望過華山仙宗的方向,心頭閃過一抹奇怪的感覺。
他終於回來了……
華山弟子嬉嬉鬧鬧,神色充滿了激動,特別一大群外門、內門弟子,根據華山門規他們想要更進一步,進入精英弟子只得經過宗主同意才行,許多對自己實力有自信的內門弟子,早就期盼著得到嶽沅白的認可了。
勤學苦練是為了什麼,還不就是得到更高的地位與榮譽,以及實質性的許可權。
特別是一些拖家帶口的弟子,家族中許多後進的弟弟妹妹們、親戚朋友,早就等著他們地位上升,獲得進入華山的名額了。
華山腳下城鎮能有今日這般的繁華,都離不開這些人出的一份力。
一刻鐘轉瞬即至。
華山弟子齊齊安靜了下來,一臉祈盼的盯著門派方向,旁邊恆山、少林的弟子,也十分鄭重地閉上嘴巴,眺望著那邊。
雖然令狐沖並沒有說,嶽沅白要他們也來,但畢竟是在人家地盤,其老大都回來了,他們如果都不冒頭出來迎接一下,那也太不懂事了。
方生雖然是出家人,但這點人情世故與禮節還是懂得,如果他不懂,早就如其師兄方證一般,天天睡“一席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