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中的大意是:想讓她在咸陽的弟弟給自己的起兒在軍中謀一份安穩的職位。
如今收到來自咸陽的回信,看樣子事情應該是辦成了。
“姑姑,我這次來就是想帶堂弟一起回咸陽,爹爹在軍中給堂弟謀了一份管理府庫的職務,不用上陣前去拼命,也沒有什麼危險,每月給的奉錢也不少,可是吃香的很。”
“可是我走了,娘你怎麼辦?我不能丟下你,就算現在日子過得近一些,也沒什麼不好的,我是不會去咸陽的。”
趙一凡執意表示反對。
老人家聽聞趙一凡說出此言,便也不再作聲了。
過了許久,老人對趙一凡的堂哥說道:“你既然來了,我也是許久未見到你了,也讓我這個做姑姑的好好招待你一番。暫且就先在我這裡留住幾日吧,待我再勸一勸這不懂事的起兒,我一定讓他隨你一同回去。”
“姑姑,我來時,爹爹便對我說在此不可多留,以免情況有變,我還是儘快回咸陽吧。”
“那好吧,你且留住一日,姑姑給你做些可口的吃食,起兒的事你放心,你回去告訴你爹爹,讓他安心,起兒不出幾日便到咸陽城去找你們。”
趙一凡在一旁聽她二人的談話,並未做出任何表示,但是他的心裡已是下定決心,就在這裡陪著娘,他是不會留下娘一個人不管的。
趙一凡的這位堂哥在他家住了一天,老人為了給他的堂哥做些好點的吃食,把家裡能找出來的,像點樣的食物都給堂哥做了,表哥走了以後,他的家中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吃的東西了。
一連兩日,老人都很少說話。
這天傍晚,趙一凡看見娘為自己準備了一些新衣服,疊放在一個布包裡。
“娘,我已經和您說過很多遍了,我是不會去咸陽的,我不會把你一個人留在家裡不管的。”
“傻孩子,你留在孃的身邊有什麼用啊,都說男兒志在四方,我的起兒這麼懂事,又讀過好多書,娘一直都看好我的起兒。只要你離開這裡,將來一定會做出一番大事業的,到時也可以光耀我們家的門庭,娘也就沒白為你操心一場。”
自己終於找到了娘,怎會就這麼離開她呢,其它的一切他都不在乎,只要和娘再也不分開,就別無所求了,趙一凡心裡想著。
“娘啊,就不要再勸孩兒了,對我來說,最好的事就是莫不過於和娘在一起了。”
“你這孩子,到了你這年紀早就該成個家了,眼看著你被娘拖累,娘不忍心吶,這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你守在我身邊,哪裡是個頭啊……”
老人說這些話時,眼裡滿是無盡的落寞。
趙一凡拉起她的手,靠在她身旁,她則低頭滿眼慈愛的看著趙一凡,用手慢慢撫著他的額頭,溫柔的看著他,嘴裡輕輕的哼著兒時哄他睡覺時經常哼唱的小曲,就如同懷裡抱著的還是小時候的那個孩子一般……
她嘴裡低聲呢喃著:“起兒啊,我的孩兒,娘又何嘗是捨得你啊,不管你多大,在娘眼裡,你永遠都是那個無憂無慮的孩子,可是你長大了,要去做你應該做的事情去了,走吧,離開這裡吧,往後別再想著娘了……”
老人的聲音越來越小,趙一凡漸漸的有些聽不清了,他的眼前一陣朦朧,身體變得越來越重,他變得無法動彈,更是發不出聲音,不久便昏昏沉沉的沒了知覺。
當趙一凡再睜開眼睛的時候,外面的天早已大亮。
突然,有個聲音急促的在屋外大喊道:
“公孫起!公孫起!不好了!你娘她………呂大娘掉到河裡了!”
趙一凡腦袋嗡的一聲,眼前隨即一陣眩暈,他顧不及許多,馬上滾下床,就往外面跑去。
“哪?在哪?”
“村東頭……拐角那,快……快去。”
趙一凡急忙奔至村東頭,他來到這裡時,已經有幾個人圍在河邊了。
村民們見他跑來,都紛紛往後退了幾步。
他看見自己的娘,娘就躺在河邊……
趙一凡一個踉蹌摔倒在地,他拼命地向前爬去,摸到了孃的身邊。他伸出手去摸孃的呼吸,他猛地縮回了自己的手,此刻的娘已經沒有了呼吸,孃的臉很蒼白,沒有了一絲絲溫度。
趙一凡的雙手不停地顫抖著,他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雙手,握住娘那已經冰冷的手。
“娘!二十幾年了,我終於找到了你,娘…你…你怎麼…忍心…就這麼丟下我,娘!你睜開眼睛啊!娘你回來啊!我什麼也不要,起兒什麼也不要,只要能在你身邊就好,娘!你醒醒啊,娘!你起來啊,我們,我們回家……和起兒回家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