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宗友情是地久天長的,人們在你的生活裡來去如流,有時,友情的過程是短暫的,有限的。
——索菲亞·羅蘭(義大利著名女演員)
半個月的時間在彈指一揮間便就過去了,白峰所率領的大軍也是晃晃蕩蕩的抵達了愛西尼王國的腹地;之前一直各自執行任務的戰場幽靈和施法者,也都全部回到了白峰的大軍中。
弗朗西斯的鐵腕手段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愛西尼王國內部的混亂;納巴扎尼和阿薩姆的軍隊還堵在山道出口外,阿普頓佔據的營地也依舊沒有被攻陷。
即便是有弗朗西斯的親自指揮,佔據地利優勢的納巴扎尼和阿薩姆,他們頑固的選擇了不惜一切代價死守山道出口;這樣的進退為難,讓弗朗西斯的心力也是愈發交瘁起來。
迫切想要結束愛西尼王國內部戰事的弗朗西斯,費盡心思也沒有完成自己的目標;不過阿普頓、納巴扎尼、阿薩姆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弗朗西斯的猛烈進攻已經讓他們疲於應付了。
納巴扎尼和阿薩姆最初起兵反叛弗朗西斯的時候,他們的麾下有整整七萬聯軍;經過這將近一個月的消耗以後,他們能夠投入戰鬥的軍隊只剩下不到五萬人了。
這五萬人還是納巴扎尼和阿薩姆麾下聯軍將士的總數量,其他包括了絕大部分已經受傷的戰士;要是僅僅只算戰鬥力完好無損的戰士的話,那麼納巴扎尼和阿薩姆的麾下就只有兩萬戰士了。
相比於納巴扎尼和阿薩姆的處境,阿普頓的處境還要更為艱難一些;畢竟納巴扎尼和阿薩姆還有天然屏障可以利用,而阿普頓卻只能率軍困守營地,被動的承受弗朗西斯軍隊的進攻。
每當阿普頓的軍隊幾乎守不住營地的時候,那些自願追隨阿普頓的貴族們總是可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總是可以鼓舞守軍戰士計程車氣,並發動營地內的青壯支援守軍戰士。
在這些貴族們的全力支援下,阿普頓好歹是艱難的守住了營地,其麾下的軍隊幾經補充之後也還擁有大約三萬之眾的戰士,而進攻他們的敵軍卻是下降到了不足三萬。
軍隊數量上佔據優勢的阿普頓根本就沒有任何主動出擊的意思,因為城外的三萬弗朗西斯軍隊中,有整整兩萬是一直沒有投入戰鬥的精銳騎兵;一旦主動出擊,阿普頓的軍隊根本打不贏敵軍。
最近的這半個月時間裡,弗朗西斯一直在自己的兩路大軍中來回奔波;這個時候,其實弗朗西斯的心裡也是悔不當初的,不過他後悔的可不是自己收回阿塔巴茲營地的行為。
真正讓弗朗西斯後悔的,是他自己當初就不應該允許納巴扎尼和阿薩姆的招兵請求;如果沒有納巴扎尼和阿薩姆的叛亂,弗朗西斯覺得阿普頓的反叛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整個愛西尼王國能夠獨當一面的大將,也就普拉蘇斯培養出來的四大戰將;艾格斯早就選擇了布狄卡為效忠物件,阿塔巴茲戰死沙場,納巴扎尼和阿薩姆就為弗朗西斯僅剩的兩員大將了。
得知他們兩人起兵叛亂的訊息,弗朗西斯的內心是非常不願意接受這個現實的;在他親自率軍征討納巴扎尼和阿薩姆之前,他還是帶著心裡的一絲期盼,給他們派出了勸降使者。
可惜,下定決心想要脫離弗朗西斯統治的納巴扎尼和阿薩姆又怎麼可能回頭呢?要不是接連失去了三位獨當一面的大將,弗朗西斯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樣無將可用的窘境了。
弗朗西斯與阿普頓、納巴扎尼、阿薩姆之間的戰事,暫時已經陷入了焦灼狀態;實力最強的弗朗西斯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擊敗這兩路叛軍中的任何一路,而白峰的羅馬城大軍則已經趕到了戰場!
當羅馬城的六個軍團和愛西尼軍團抵近到距離阿普頓這處戰場僅二十里的時候,白峰就對左右兩翼的加米利奧斯和布洛諾下達了備戰的命令,他自己坐鎮的中軍更是直接進入了戰備狀態。
十餘萬大軍完成戰鬥部署以後,白峰才率領著保持戰鬥姿態的己方大軍繼續往前推進;直到羅馬城的軍隊抵近到距離戰場五里時,弗朗西斯麾下的騎兵部隊才發現了羅馬城軍隊的存在。
沒有弗朗西斯親自指揮的騎兵部隊,趕緊將這突然出現的十餘萬大軍的情況彙報給了他們的主將;這名戰鬥經驗並不豐富的將軍,竟然對這兩萬騎兵下達了進攻羅馬城軍隊的命令。
或許在這位將軍看來,羅馬城的十餘萬步兵根本不可能給他麾下的兩萬精銳騎兵造成多大的傷亡;就算兩萬精銳騎兵無法重創敵軍,也可以儘可能的給予敵軍以沉重打擊。
對於主將的命令,這兩萬精銳騎兵想都沒有想就選擇了服從;接受命令以後,他們立即全軍掉轉方向,開始朝著羅馬城大軍的方向發起了全力以赴的衝鋒!
進攻阿普頓軍隊把守的營地以來,這些驍勇善戰的騎兵戰士們根本就沒有親自上陣的機會;一直眼睜睜的看著友軍戰鬥,早就憋壞了渴望戰鬥的騎兵們,這次難得有機會他們自然要把握好了。
兩萬騎兵的衝鋒,足以讓羅馬城的軍隊在五里之外就感受到地面的震動;這邊白峰剛剛下達全軍停止前進就地備戰的命令,那邊負責前方偵察的帕提亞弓騎兵就飛速狂奔回來了。
敵軍兩萬騎兵來襲的情報,讓白峰的臉上也露出了凝重之色,中軍的青年軍和愛西尼軍團趕緊在派瑞斯的長弓手前方排列戰陣,以保護幾乎沒有近戰能力的長弓手。
左右兩翼大軍的情況就比白峰的中軍要好的多了,無論是加米利奧斯的塔西亞軍團,還是加圖斯的獵豹軍團,這兩個軍團的馬其頓方陣,可是對付騎兵的絕佳兵種。
巨大的長槍之林將會成為所有敢於進攻的敵軍騎兵的終結之地,巴澤爾的猛虎軍團和布洛諾的騰龍軍團,也是分別將戰陣部署在了各自大軍的長槍方陣後方,以躲避敵軍騎兵的衝擊鋒芒。
三路大軍都做好了迎擊敵軍騎兵衝鋒的準備以後,白峰的全部注意力就都放在了遠方滾滾而來的煙塵之上;僅從這股沖天而起的煙塵來看,敵軍的騎兵絕不會少於兩萬之眾!
上次的決戰中,弗朗西斯麾下的三萬精銳騎兵毫髮無損的撤出了戰鬥,想必這兩萬衝鋒而來的騎兵就是弗朗西斯麾下的主力騎兵了;想到這裡,白峰的臉上卻是露出了一絲難以言明的微笑。